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宋时期
宋初,承五代之衰,进入了文化枯水期。唐代诗坛璀璨多姿,宋初的诗歌继承寥寥无几。到了北宋中期,填词开了新的境界,才蔚为文学的大观。宋崇尚道,真、神、徽、钦帝都有道号,道家审美观念对社会影响很深,但儒生不可能脱开治国理政、修为人生的儒家思想,表现在文章上,是道为表而儒为骨。北宋帝王为政比较宽缓,文人敢于抒写真情实感,激扬性灵,生命的达观又略胜于唐。故唐文虽然气势雄壮,内心却有悲酸;宋文看似阴柔,却真情性十足,景、情、义、法都相得益彰。
范仲淹《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篇篇有奇气,圣人气悲悯气豪侠气仙道气,兼而有之。他在政治、军事、文章、诗词、胆识、心志方面皆雄奇超拔,朱熹称他“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秀美绝伦,《泷冈阡表》情深意重。文章娓娓道之,清寂平和,比韩愈多了些许旷达。他博学多识,眼界开阔,审美水平高,诗词文章透出灵秀。欧阳修必是清秀儒雅的,性格柔和从容的,语气和缓圆润的。
苏老泉年少时为游侠,独钟《左传》《战国策》,为求功名翻炒历史,文章咄咄逼人气势汹汹。后世的历史翻案文章,应肇始于苏洵。
东坡才高八斗,策论史论游记赋书信序记传铭奏章,都写来如鱼得水。东坡是全才,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治国理政也很有功绩。为人豪放达观,飘飘然有仙气,生命力旺盛,创造力强悍,古往今来一人而已。韩愈有开辟大才,而病体缠绵性格沉滞,文章性灵大有亏输。宗元戴罪之身,气质沉郁,诗文有悲酸气。欧阳修十分完美,但忠厚唯唯,阳刚之气稍逊。范仲淹旷代贤能,其志向并不满足做个文人,诗文不多。后世能与东坡相颉颃的确无一人。东坡之《前后赤壁赋》,多神来之笔,可以熟读慢品,一二言语不能尽其意味。
王安石其才甚大,心志高远,恃才傲物,是要传大道的,志向也不安心做文人,故文章风格刻意不同。如《游褒禅山记》《伤仲永》,都极有创见。《读孟尝君传》把古君子骂作鸡鸣狗盗之雄,表达不苟时人的立场和志向,《同学一首别子固》界定了真贤人真友谊,表明了新价值观,虽有孤高狷介之嫌,也有标新立异之誉,是想为政治改革做道理上的铺垫,引导新的路子。
苏辙之文气质既不类父,也不似兄,曾巩似是文匠,议论太多几无性灵。北宋占尽了宋代的文运,此后可以说几无文章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