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策略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每学到新的单元,我都会带着学生阅读单元导读页,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在备课时,我也会通读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单元要素。但是很遗憾,《琥珀》这节课备的比较仓促,没有把握好单元要素,自我感觉课堂效果不佳。
在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和多音字,梳理了文章脉络。因为没有提前布置预习作业,基础知识用时较多。梳理课文脉络时,我设计了问题1“课文围绕琥珀写了那些内容?”因为课堂时间没有把握好,所以这一环节比较仓促,指名的同学借助参考书进行回答,丝毫没有给其他同学留下思考的余地。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琥珀的形成要经历几个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琥珀形成的过程。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推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作者的推测合理吗?
4.作者为什么把小苍蝇和蜘蛛描写的那么详细?
5.阅读“相关链接”,体会与课文表达的不同。
课堂上,学生确实提出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存在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的现象。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完全可以解答。课堂上几乎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环节效果特别不好。阅读策略处理不到位。课堂上,我没有深入了解学生解答问题的方法。比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解答时,完全可以再次询问,问题是怎样得到解答的,引出阅读策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解答”。
其他几个问题虽然在课堂上依次展示,但是感觉节奏过快,没有给学生理解思考的时间,学习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整体来说,这节课自已非常不满意。一没有指导好阅读策略;二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自主性,教师讲解过多。究其原因,备课还是一大问题。正是由于没有深入备课,没有研读好教材,课堂才会浅显。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静下心来,潜心备课,专心教研,提高教学技能,增加教育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