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还能活几天呢?二十年呢?
其实这个问题问得不是很好,不是很精确,如果更加精确化,我们便能更有代入感的去回答这个问题,比如:
问题2:如果你得了癌症,医生告诉你只有5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还能活两天呢?二十年呢?
A突然得知自己只有五分钟可以活了。
他会首先想去联系自己的家人,但是五分钟太短了,想要联系的人可能又不止一个,更有可能打不通电话。
如果A想写一个简短的遗嘱,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在手机中录一段音,然后把手机保存好,因为现代设备的便利,A一定能够比只能用笔书写遗嘱的人在5分钟内表述的内容更多,而且现代人应该没有随身不带手机的。
如果A真的想要看到他人的回应,或者说引起别人的同情,让他人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了,那么最快的方法可能还是打个电话,如果电话无法接通,那么就该直接发个短信过去。
不过最后5分钟,想到的更应该是告别而非传递恐慌吧。
所以,如果A有爱人,可能会向她说:“很抱歉不能陪你走到最后,但是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我爱你,D。”
考虑到A可能还要向他的父母分别告别,除去思考的时间,可能也只来得及向他父亲说:“爸,不要太伤心,要和妈好好生活,平时在家里多听我妈的,少吵架。”向她母亲说:“妈,别太伤心了,平时在家里别太管我爸,要一起好好生活。”
当然,A可能没有爱人,或许只有喜欢但还没表白的人,那么他可能会说:“D,我一直都喜欢着你,如今我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了,以后可能再也没法见面了,今后你要幸福呀~”
B突然得知自己只有两天可以活了。
两天,48小时。
这里我们假设B还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而且其他人并不知道B即将死去。
B首先会感到很恐慌,毕竟突然得知自己的死期并不是一件值得惊喜的事情。
B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因为毕竟还有两天呢,但如果不提前做些准备,到时候真的就死了岂不是太惨?
想到这里,B花了大概半个小时平复了心情,并想清楚自己这48个小时要做的事情。
于是B开始联系自己的好友A/C/D,和他们聊天,一聊就是一上午。
然后B去找了离自己最近的好友D,和D在附近四处逛一逛,然后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到了晚上,B犹豫再三,还是拿起手机,拨通了E的电话,向她平静地表达自己的喜欢,而后祝福告别。
第二天上午,B拿上几件必要的行李,赶回家里,见见许久未见的父母,陪他们做一做家务,聊一聊家常。
时间总是在这种时候过得飞快,已经只剩下最后两个小时了。
B拿出一个笔记本,拿出一根黑色签字笔,不断书写这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所有的开心与遗憾,一边书写,一边回忆,一边流泪。
B在笔记本那页的最后一行,书写下了自己给自己想好的墓志铭:
“他努力地用想象力改变着世界”
C突然得知了自己明确的死亡期限,二十年后的今天。
C现在25岁,也就是在45岁的7月3日,他将会死亡。
C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毕竟二十年什么都可能发生,45岁正当壮年,如果真的死了在现代社会里未免太早了。
但如果是真的呢?
于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C想,这周末是时候计划一下为了二十年要做什么了。
二十年其实和四十年、六十年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人最精彩的时光无非就是青壮年,而一个人如果想要达成什么目标,二十年其实是完全足够的。
C想了想,好像与现在相比并没有什么过于不同。
于是,C开始审视自己,目前的工作我愿意再做二十年吗?
好像并非如此,C对目前的工作谈不上讨厌,但也谈不上热爱。
而对于兴趣爱好,C也大多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事情能坚持二十年,这是目前的C无法想象的。
可能我需要尽快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吧,C这样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