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总是奔波在旅途上的法国作家大仲马一生贯彻着为了现在忘却过去和未来,全力以赴生活的理念,而在他看来旅行就是这样一个全力以赴的过程。大仲马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长大,没有受过太多教育。这位微胖的高个青年最初的工作是在公证处做文员,因为喜欢阅读和欣赏戏剧很快摆脱了平庸的日子,自学成才后登上了文化舞台。1832年在躲避了一场霍乱后,他离开巴黎去了瑞士。那里新鲜的空气以及全新的文学风格让他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乐趣。
巴尔扎克熟悉各种交通工具,总是可以在不同的天气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虽然总是住最简陋的旅馆,但是他笔记本里记满了各地的历史以及文献信息,让读者在消遣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有用的帮助。他经常连日行走,背着沉重的包,带着推荐信和一些金币,以及宝贵的笔记本。有时候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会缺氧,但是他毫不在意。对他而言旅途上的冒险都是值得回味的。
在他的很多小说里都有旅途见闻。《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让他有机会被引荐给了比利时的路易斯皇后。关于莱茵河的《罗蕾仙子》,《旅行印象》中关于攀登埃特纳火山的故事。《佛罗伦萨的一年》,那不勒斯王国旅行印象三部曲:《撞船》《阿雷纳船长》《双轮马车》。还有让他声名大噪,名利双收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玛戈皇后》等作品中都有很多旅行中发生的故事。昔日一名不文的小文员,因为文学上的成功获得了巨额财产。他为自己购置了地产,建起了城堡。
1846年秋天,《二十年以后》和《蒙梭罗夫人》出版后他觉得生活很乏味。于是又代表教育部赴阿尔及利亚考察。这趟旅途他写了《从巴黎到加的斯》《丹吉尔、阿尔及尔和突尼斯》。原本还打算在马尔利港城堡建一座摩尔式客厅,但是由于剧院倒闭,他也陷入破产。之后不得不为了躲债去了布鲁塞尔,在那里他遇到了雨果。当时对方因为拿破仑的政变离开了巴黎。为了还债大仲马出售版权并且回到法国当记者谋生。直到遇到一对富裕的俄罗斯贵族夫妇邀请他去圣彼得堡。之后他写了《俄罗斯之旅》《从巴黎到阿斯特拉罕》《舒尔塔娜达》《雪球》。
大仲马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他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由于擅长写作,热爱人,土地,美食与美酒。他的每一次远行都变成了有意思的文字。这位极富想象力的独特的旅行者非常会讲故事,还常常把历史地理的知识融入到他的故事中。许多读者因此爱上了旅行,而他自己则是走在路上写作的苦行僧。大仲马离开人世后,如果为他写下了这样的悼词“大仲马的名字不只属于法国,更属于欧洲,不只属于欧洲,还属于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