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我们一定要具备3种“老板思维”!!

作者: ede3f9c955a7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6:20 被阅读131次

今天的文章来聊聊“老板思维”。

一说起“老板思维”,就要和“打工者思维”作对比。我认为这两种思维最大的不同,在于看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所谓老板思维,并不是说有了这些思维就能当老板,而是像老板一样去思考,去站在更高一层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实现高效成长。无论它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成长。

这次,我分别从时间,社交和个人三个方面,来谈谈年轻时最重要的“老板思维”有哪些。

1对待时间:成本收益思维

你一定听过这句话:

“年轻时没钱,没背景,没资源,但你有的是时间。”

话是没错,但它的意思并不是说时间多,你就可以去胡乱挥霍。

这就好比现在你手上有100万,觉得去买一个2万块的包不心疼。但你这么2万、3万、4万不停地去买,日积月累,到最后只剩下10万块的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发现问题。

因为你花了90万,买了一堆对提升自己能力丝毫没用的东西。更可怕的是,一旦开了这个头,后面就会越买越上瘾。哪怕最后只剩10万块了,你也会毫不犹豫继续去买。

时间同样如此。

年轻的时候,手上有大把时间没错。但你半年跳槽三四次美名其曰探索自己的兴趣,动不动Gap Year 一两年回来啥技能没学到还得靠爸妈养,再不然就是下了班就去喝酒蹦迪放松自己,一周三四次不带重样。

表面上看人生充实丰盈,实际上从时间的投入产出比来看,除了获得一堆没用的鸡汤和朋友圈美照,你别无收获。

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出来第一个说?因为我看过太多年轻人就是这么废掉的,这是真的可惜。

这里的关键症结,就在于没有成本收益的思维。

每一次投入时间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提前评估好投入产出比。哪怕你不能精确预估出一个价值产出数字,也要大概晓得一个上下限范围。这就是成本收益的思维。

没错年轻时有的是时间,可每次花费时间都不去考虑它的效果是什么,总觉得“时间多嘛,无所谓”。

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养成这个习惯,接下来许多年就会一直这样。就好像手拿100万的时候觉得花2万块买个包不是事儿,可一直买到二十七八岁的时候,生活倒是“多姿多彩”了,可工作能力还在原地踏步,人生观依然停留在学生时代。反观其他同龄人,早在不知不觉中超出自己一大截。

如果说22岁到27岁这头5年,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成长准备期。那么把这5年用“时间账本”的形式展示出来,你就会知道之前浪费掉的时间是多么可惜。

所谓时间账本,就是将过去一段时间内所有的活动按照类别来分别统计,如同现金记账本一样。这是一种直观复盘自己时间投入产出比的方法。

这时你就会发现许多过去未曾想到的现象。

比如我看似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个小时。但实际上每天全心在工作的时间只有6小时左右,所以就是22 x 6=132 小时,也就是差不多6天时间在认真工作。

再比如,我每天都会抽出2个小时学习工作之外的技能,但实际上这2小时里开小差玩手机就会占到1个多小时左右,真正全神贯注学习的时间只有1小时。所以1 x 30=30 小时,也就是差不多每个月只有一天时间在学习。

当我们用这个方法去复盘自己对时间的使用情况,就能发现自己的效率和成本收益比如何。

各位不妨也用这个方法来统计一下过去花费的时间,做一个自己的“时间账本”。从一个月,到一年,再到五年,都去统计看看,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事情。越早懂得对时间的高效利用,就越能去掌控时间,而不是被时间所裹挟。

那么知道了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情况,如何去提高时间的成本收益比呢?

以下三个关键问题,能够帮你理清思路:

1. 我投入时间去做这个事情,能获得什么?

2. 获得的这些东西,和我投入的时间相比,是否值得?

3. 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人生,会造成怎样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比如你每次跳槽,都收获了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去研究如何跳槽,在这个阶段是否合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任何时候我们一定要具备3种“老板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sw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