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焦虑总是充斥着我们,自己的、身边的朋友及同事。好像时间永远不够用,计划永远完不成,知识永远学不够。越努力,越焦虑,越看不到前方的路该怎么继续,想要的目标离自己越来越远……
天赋和勤奋使错了方向,越努力离成功越远!01
越努力越低效,可能是方法错了…
来说说这样一个现象,我们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就学英语,到了大学热情度依旧不减,周边到处都是在学英语的,自习室、宿舍、校园一角等等,几乎都能看到各种学英语的影子。可是一到了需要交流的时候,全都是哑巴英语,也就是说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但大多数人是无法无障碍的与英语国家的外国人交流的,甚至连基本的对话都无法进行!
如此努力程度之高,效果却大失所望,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方法错了!纵观我们大部分人在这十几年的英语学习中,注重理论而非实用性,不停在学习各种考试技巧,而从没把英语当作一门语言进行学习交流。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想,我们是如何学会中文的。当我们还是婴儿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学会说话,因为我们需要表达我们的想法,我们饿了渴了,又或者生病了不舒服……。在这么强大的动机在,你的内在会自动爆发出要学好中文的驱动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同样也需要你在与人的交流中,因为强烈的表达欲望而逐渐形成英语思维,进而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学会用它进行交流。
在我生活多年的北京,秀水街的各种小商铺里,因为消费者都是各种外国人,所以许多小商铺的店员都会使用一些英语进行交流,有好些人甚至都沟通无障碍了,而其实他们的文化水平也许都只有初中高中水平。
所以在这里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时候付出后看不到回报,也许并不是我们努力的不够,而是因为我们用错了方法。就好像生活中,如果我们在着急奔赴目的地的路上,虽然我们努力前行,可是因为搭错了方向的车,那么我们再努力怎么赶路,也永远无法到达想去的彼岸!
02
“埋头拉车”式的努力,做的都是无用功,而满足感全都来自自我感动!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实验:将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圈放在花盆边缘,在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作为它们的食物。然而,毛毛虫夜以继日地不停绕着盆转圈,没有因为饥饿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很多人总是用“做了多少”来评价工作质量的优劣,并不关注结果。他们盲目地跟随着既定的路线,从未想过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这是“埋头拉车”,一味追求前进,但大多方向不明。终有一天倾尽所有才发现,做的都是无用功,而满足感全都来自自我感动。
03
重复劳动在远离核心的事情上周旋
重复劳动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复的去做对事情结果没有实质影响的事情。
还举我们学语言的例子,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我每天狂刷美剧,英语却还不见提高!那我想问,是不是剧情太过浪漫唯美又或者惊险刺激,你根本就是全程看中文字幕了。也许有人又要问,我只听英文歌曲,为何还是没有效果。那是否旋律太动听,你其实是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做了本末倒置的事情。
重复劳动的人是可悲的,他们投入了大量时间,牺牲了生活与娱乐,却始终无法得到提升。这样的努力,依旧同样除了感动自己外,没有其他的意义!因此,要摆脱重复劳动,首先要坚持做最有价值的事。
04
坚持做最有价值的事
虽然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不能三分钟热度,需要持久坚持,但许多人同样意识不到坚持也是有成本的。因为当你坚持某个选择的时候,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可能的选择。而那些被放弃的选择说不定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
所以,如果我们在坚持努力做一件事情很久后,始终没有进展并且开始倦怠时,不妨停下脚步来思考下,再继续前行。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内心深处是否真正想要做成这样的事情。我们的选择是否真的能够通往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好更合适自己的的路可以选择。此时我们可以回想自身曾经的经历,有哪些自己做过事情,但给自己带来成就感,或者是别人的认同感的。有时候我们可以从外界反馈中看到我们的天赋所在!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正在走的是一条极有可能没有结局的事情,那么千万不要纠结于沉没成本,而是要通过果断放弃,来避免无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努力实现它最大的价值!
虽然你很努力,但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也许你需要停下脚步好好想想…
文|果果湘
本文原创,转载需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