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爱情大多是悲剧,也包括她自己的。
在张爱玲的爱情中,张爱玲与胡兰成虽曾签定终身,可胡兰成的浪荡薄情让张迷都为之义愤填膺,而在《半生缘》里,顾曼桢与沈世钧虽因某些原因错过彼此,但我却看到了那满眼满心都是对方的真挚无比的爱情。
不论是虚拟或现实,人生爱情少有完满。但在这短暂薄情的世间曾深情地爱过也算在这漫漫一生中得了些值得回味的怀念,或许已是不枉此生。
顾曼桢与沈世钧这对张爱玲笔下的恋人的感情便是如此,虽有遗憾,但也珍贵。即便是有缘无份,也触动人。
二
“都是同事,见过的吧?这是沈世钧,这是顾曼桢。”在友人的介绍下,他们在一间小餐馆正式认识彼此。虽然相遇只是偶然。
他们同坐一桌,他也第一次有机会像这样细细地打量她:圆圆的脸却有骨致轮廓,头发蓬松披在肩上。他并不甚了解女人容貌形态衣着的好坏,只是笼统地觉得她很好。
有些人就是这样去,初见并不感到十分惊艳,过后回味才觉动人。或许爱并不是瞬间的心动,而是这种潜移默化间的渐渐情起。
在某个平淡的夜晚,你忽然想起他,心中便枝枝蔓蔓地像要开出什么一般,你会明白,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
三
故事是从一场郊游开始的。曼桢不慎将手套遗落,想返回寻找却已到了上班的时候。她虽说算了,可他听出了她语气里的怅惘。
晚上下班,天色昏黑下着雨,他却像被什么东西牵引着似的像郊外走去。
第二日,他将那只手套还给她。慢慢地,她的脸上便漾起了红晕,像那只红手套的颜色。
他们的心绪已经被对方牵引,他们都知晓。
在世钧回南京看望父母短暂分别的时候,他一想起她,便陡然觉得寂寞了起来。没有她在,这故乡也变成了异乡……
一返回上海,世钧就立刻去找曼桢,是你我都知道的那种迫不及待。
“我有好多话要和你说。”他这样讲。但他终究没说明白什么,没有甜言蜜语,也没有海誓山盟。但他们都看出了对方的快乐,看到了对方眼中为自己绽放的光芒。
四
这是他们之间独特的开始,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必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他们也曾有过一切粉红色的美好:
他贴近她站在镜子前,看着她的脸上一点点染上柔情蜜意的红晕。
他们手牵手走在街上,每一个脚步落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
她要上班,他不舍得离开便一个人在寒冷的夜里,在那条街上踯躅。
外人看来简单平淡,可置身其中的人可能幸福到云端。
自己爱的人恰好也爱自己,这仿佛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可对身临其境的人眼中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幸运。
就像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便是缘。
五
可天公并未对他们有些许厚待,故事的转折让人猝不及防。
曼桢的姐夫一直对她怀有歹念,姐姐虽是万般无奈却也是自私地为了自己的幸福设计让丈夫占有了曼桢。
曼桢被幽禁,世钧寻不到她来姐姐家询问。
姐姐说,曼桢已经倾心于他人,已与人成婚。世钧看着姐姐拿出的他送曼桢的戒指,不愿相信,却只能相信……两个人之间曾经那样美好的感情就这样在命运的捉弄下画上了句点。
世钧回南京另娶他人,曼桢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能委身,他们的爱情故事终究变成了悲剧。
两个人终是错过了,让人心疼的遗憾。本来情深,奈何缘浅。结局说起来满满的都是悲哀。
六
开始的我并不了解这个故事,我看着顾曼桢与沈世钧的点点滴滴,觉得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美好的爱情。只不过是两个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讲述了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没有谁不忠的狗血剧情,也没有戏剧性的轰轰烈烈。但回想他们的爱情中稀松平常的一点一滴,却也让人感到舒心和温暖。
我喜欢悲剧。可这一次我想看到他们的欢喜结局。
但我没有看到我预料中的他们爱得细水流长恩爱到白头的完美结果,或许这才是更加常有的现实。
虽然结局不尽人意,但曾经的经历已经是彼此人生中最好的礼物。他们都拥有过那样纯粹的爱,也是那样纯粹地爱着自己想爱的人。
沈世钧,这个张爱玲笔下的男子从始至终都只是钟情着顾曼桢这一朵玫瑰。即使两人之后都与他人结合,但在彼此的人生和心目中,对方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唯一。如此,足矣。
这一场在旁人看来有缘无份的悲剧,在我眼里也是最好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