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
一、三角化固化的模式之来源——角色
判断别人的角色,也决定了你自己的角色。
二、固化的角色影响家庭成员互动
固定的交往模式,也固化了每个人的家庭角色,影响每个人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判断。
三、施害者、受害者和解救者
四、如何打破固化的三角模式呢——角色流动
1. 要有角色意识
2. 重新回归夫妻和父母的角色
金句:
1.一旦陷入了固定的角色,人们就会在指责和斗争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只有能够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才会体会到更多不同的自我,才能接受对他人的各种复杂情绪,也能够更灵活地处理关系。
一、三角化固化的模式之来源——角色
在一部戏里,有好人、有坏人、有英雄、有反派,这是戏剧中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角色的概念可以用来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判断别人的角色,也决定了你自己的角色。
角色的判断不仅决定你会站哪一队,还塑造了你对别人的立场、态度和情感。
二、固化的角色影响家庭成员互动
我曾经遇到一个家庭,父母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妈妈总是跟女儿倾诉自己对丈夫的委屈和不满。女儿是在妈妈抱怨爸爸的声音里长大的,从小就帮妈妈出头反对爸爸。时间久了,妈妈和女儿之间的结盟就更巩固了。
为什么女儿看不到爸爸的好呢?
因为她一直扮演妈妈的盟友,这个角色让她只留意了爸爸很坏的一面,而忽略了爸爸的好。角色塑造了她的眼光和记忆,让她没法对爸爸有好感。
有一次,女儿又在激烈反抗爸爸,并说了一些类似“你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这样的狠话,这时候,妈妈就站在爸爸这边,跟爸爸一起来指责女儿不懂规矩,不知道尊重长辈。
这个举动却引起了女儿强烈的反弹
她觉得自己被妈妈背叛了,伤心地控诉说:
“谁叫她每次都说爸爸不好。明明我是帮她,她自己却像没事人一样,跟着爸爸一起来指责我!”
小结:
这种固定的交往模式,也固化了每个人的家庭角色,影响每个人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判断。
女儿觉得妈妈当了叛徒,把她出卖了。这也让妈妈觉得非常内疚,所以又回到了和女儿结盟的位置,跟女儿抱怨爸爸的不好。于是,三个人就一直维持着这种不舒服的关系,无法动弹。
三、施害者、受害者和解救者
例子
在咨询室里,爸爸说:“我在外面辛苦挣钱,结果妻子连孩子都管不好。我就是觉得她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太溺爱孩子了。”
妈妈就在那边不说话,默默地流泪。
而儿子呢,看到爸爸说妈妈,就开始帮妈妈反击,指责爸爸说:“你自己怎么样呢?你关心过我们吗?你除了指责我们还有什么?”
1.父亲角度
父亲(解救者)
自己赚钱养家,所以自己是解救者。
母亲(施害者)
因为妈妈没教育好孩子,才会让孩子变成这样,所以妈妈是施害者。
儿子(受害者)
孩子缺乏关爱,当然是受害者。
2.母亲角度
父亲(施害者)
爸爸总是指责自己,把问题都推到自己身上,所以爸爸才是施害者,
母亲(受害者)
自己是受害者。
儿子(解救者)
孩子是帮自己说话的人,所以孩子是解救者。
3.儿子和母亲的观点一致
一旦陷入了固定的角色,人们就会在指责和斗争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还会加剧角色的固化。
小结:
当爸爸指责妈妈时,他觉得自己在解决问题,却没想到,在妈妈和孩子眼里,他变成了一个施害者。
妈妈用忍气吞声来回避问题,同样加固了妈妈受害者的角色。
这样下去,家庭的矛盾也会不断升级。
四、如何打破固化的三角模式呢——角色流动
只有能够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才会体会到更多不同的自我,才能接受对他人的各种复杂情绪,也能够更灵活地处理关系。
例子
有时候我老婆冲女儿发脾气,我会把女儿抱到隔壁房间,并跟她说:“妈妈脾气真大!”我们俩会一起做鬼脸。这时候我和女儿是一伙的;
当我和妻子争论谁该洗碗时,女儿会说:“爸爸你去洗碗,妈妈最辛苦。”分桔子的时候,女儿会说:“妈妈吃大的,爸爸吃小的。”这时候女儿和妈妈是一伙的;
但更多的时候,是我和妻子作为父母站在一起教育女儿:“不能在这里拍球!”“快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再不听话爸爸妈妈要揍你啦!”这时候,我和妻子是站在一起的。
在这样轻松的家庭里,成员的角色是能够灵活流转的。
五、如何让成员之间角色流动呢?
1. 要有角色意识
A. 家里的角色是怎么形成的?
B. 这个角色如何影响了家庭成员的沟通?
C. 如何影响了他们对彼此的看法和互动模式?
D. 如果陷入了施害者、受害者、解救者的角色中,要能跟家人挑明:彼此不是敌人,也不想站在谁的对立面。
2. 重新回归夫妻和父母的角色
有时候因为家庭运转的小剧本,让人忘了夫妻和父母本身就是同一种角色,这种角色规定了两个人应该站在一起,去共同解决家庭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