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1-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什么?
-2-事实上,直到母亲坚持要建好这房子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过来,前两次建房子,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脸面,而是父亲的脸面——她想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
这是母亲从没表达过,也不可能说出口的爱情。
-3-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自己虚弱,终究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但有力量了,或坚持久了,或许反而成为众人追捧的魅力和个性。
-4-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
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同点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感想:
这本书看了有一个月,其实看到前面韩寒、刘德华等人的评价还是挺期待的。
看了第一张《皮囊》,佩服阿太那种不太看重皮囊的一生,她这一生都在修炼皮囊,其实更像是在修炼灵魂。人走了,就是灵魂终于能脱下背上厚重的包袱,来去多方便。死亡也许对于阿太来说是一件好事。
作者第二章写母亲的房子。母亲这个当初只因在人群中看了父亲一眼便“随机”选择了他的女人,在父亲病倒后一直坚持着盖房子,这不能被人们包括我所理解。原本只觉得母亲在争一口气,后来才暗自体会到母亲并不是为了儿子的脸面,而是为了父亲的脸面,她想让这个由父亲发起的家看起来更加完整。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些文章就像是从自己的骨头里抠出来的。……我是在写《母亲的房子》的时候才真正看见并理解,母亲那永远说不出口的爱情;在写《皮囊》时,才明白阿太试图留给我的最好的遗产。
是的,作者从写作中发现了,更该说是发掘出以前他自己并未感觉到的东西,告诉我们,要“看见”自己,“看见”更多的人。
从写作中遇见自己,遇见未知
作者通过写作,收获那些以往的人或事带给他的东西,遇见了自己。我们写作何尝不是为了遇见未知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