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村里时常会响起唢呐声,唢呐声响起意味着一桩白事要发生了,西北的农村如果一个村庄有白事,每家都会有人去帮忙,我在上学那会也时常混迹在里面,唢呐声时不时的响起,那声音来来回回总是重复的几个调子,但每当它一响,我们就会肃然地面对逝去的人,肃然地面对逝者的家属,唢呐想起,逝者的家属就会哀嚎起来,他们把对家属的爱和思念通通融入进了哭声里,伴随着唢呐的哀鸣,那声音时常让人觉得难过。
时不时有风吹过,黄土高坡的风卷杂着黄土一并吹来,本来萧瑟的画面就会显得更加的萧瑟,我们跟随司仪的脚步,跟随着唢呐声,排成队,然后缓缓地一起走向院内,他们将逝者抬埋于土地,唢呐响起的时候,四下里突然间变得安安静静,抬埋的人挎着沉重的脚步,逝者的家属跟在后面,这时唢呐声又一次地响起,伴随着浩浩荡荡的人群,伴随着一路呼啸而过的黄土,唢呐的悠扬好像将悲哀演绎到了极点。
小的时候我很不喜欢唢呐的曲调,那种好似天地间的呜咽声,常常将人的情绪拉到了谷底,后来才领略到它的重要性,恰似一部电影要衬托故事情节一样,唢呐的作用就是为了衬托和说明:同仁们,你们走向了一个悲哀的地方,你们正在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面对逝者那是种对生命的尊敬。黄土伴随着一行队伍渐行渐远,我们祈祷逝者早些安息。这时,唢呐的声音也止息了,好像一场关于人生的闹剧结束了一样,逝者在土地上得到了永远的安眠,唢呐声也在末尾唱响了那支结束的曲调。
身在故乡的这么多年,我领略到了很长时间的人情冷暖,身边的每个人似乎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此时的他们或多或少在社会里也受到同样的遭遇,那些不与人言的艰苦与艰难刻画在了他们的脸上,曾经激动昂扬的少年,逐渐变得沉默寡言,脸上是被风霜印刻的沧桑。
很少有事让他们觉悟,面对唢呐声,面对人生的终局他们也没有过多的思考,人生只有一次这样的警语,还未在他们心里激起涟漪,而儿时的感情也在成年后变质,他们已经无力回想自己的人生,但终是被现实拖着走,想要往上爬的他们用各自的眼光打量着其他人,然后在一年结束后又投入养家糊口的队伍当中,有人早已经摸爬滚打到浑身是伤,只有面对唢呐声他们才会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我们没有说过什么太知心的话,而太知心的话在现在看来也显得那么地无力,我知道多年后我们这里的人都要面临再一次响起的唢呐声,我们在平行世界里构筑的一切通通会走向一场巨大的衰竭,我很想告诉他们:朋友们,请珍惜当下,莫让时间流动在虚妄当中,做好自己。唢呐代表了衰竭,代表了结束,代表了死亡,如果你有绝对大的勇气和信心想想死亡,面对死亡,那么人生就没什么可以纠结的事情了。
且听唢呐吹起的声音,那是对你人生的警醒,警醒我们人生终要面对对永世的离别。愿你们都有颗诗心面对这仅此一次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