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开学季,免不了要有教师调动。
有一位老师在某所学校教了十几年,今年被调到了另外的一所学校,他感慨:“再见了,***学校!”她说:“在一所学校工作时间长了,学校自然就成了二个“家”。学校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楼梯,办公室,课桌,饮水机,甚至楼梯有几步台阶……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每天在熟悉了的时间走入教室上课,熟悉了这里的教学节奏和生活节奏。”的确,很多老师都不愿意调动,觉得这样稳定的生活,挺好的。
当然,选择稳定也是一种不错的活法。毕竟,变化能带给人的很大一部分感觉是不安全感,对未知我们都无法把控。绝大部分教师很非常想在一个学校待很长时间,不打算主动换学校,除非有很特殊的事情,在外力的作用下被调动。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教师的工作太单调,需要新环境,新任务的不断挑战和变化,如果人生是一次旅行,也需要到不同地方看到更多的风景。我们农村外出务工的大军中,有一种职业叫“拉线”,不清楚这种职业具体是干什么的,但特点是能走遍祖国的各个省份,一般外出一次十几天、二十几天、最多两三个月就完工。在我们看来,这种活的人就像旅行,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跑遍全国的很多省份,他们往往能看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见识到这这些地区的气候、物产、景致、食物、居住、人们的日常习性……刨去其它的不说,这种工作能让人看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经历,特别好。
一个教师如果一辈子只待在一所学校或两所学校,他的交际范围可能就只是几个同事,一两任领导,如此学校的管理、环境、教学节奏,各个方面可能会极其的相似,他的经历就不会太丰富。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趟旅行的话,只坐在一个座位上看风景,角度单一,景致自然不会太丰富。
调动的老师何尝也不是一件坏事情。至少,他可以到另外的学校,认识更多的同事,经历更多的领导,熟悉另一所学校的环境,尝试不同的教学任务。如果这些对于来自己来说有点难,那就相当于“回炉再造”一次——提升了能力,经过了这个“难”后,一切都会变得更容易了。在这辆车奔跑的人生列车上,我们跑来跑去,在不同的位置上看风景,看到的自然丰富多彩。
如今,乡村学生数目锐减,一些地区出台政策,从鼓励到强制年轻教师进城任教,对于这样的情况,反对和赞成的声音都很多。反对者不外乎考虑到,乡村教师到城市任教的适应问题,毕竟城里的教育和农村的不一样。城里的学校往往管理更加规范、环境更加优美、同事更优秀、学生的素养更高,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我们更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奋勇追击,就能让自己能更快的提高。虽然累了点,痛了点儿。但是,又累又痛,何尝不是一种经历呢?就像有人说的,你叫了别人一声,别人不理你,“不理你”也是一种回应。
古人云“穷则,变则通,通则久”,要想发展,就要有改变。一潭死水,没有希望。这潭死水被扒出了一个豁口,流进来一点水或者流出去一点水,有一点变化,总是会好一点的。
所以,无论你是继续留下来,安安稳稳地教学,还是被调动了,都可以勇敢地接受,因为可以在自己的从教旅程中,有这样的机会到不同的学校,看更多丰富多彩的景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