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川的“日本三部曲”包括《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 《国家的歧路:日本帝国毁灭之谜》、 《国家的重生:日本战后腾飞之路》。
《国家的启蒙》是写1853-1912年,自“黑船来航”至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这60年间主要是明治维新的历史进程,书的体例很有意思,以40位明治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学者、媒体人为串珠,几十篇小故事引出明治维新的社会历史画卷。
在读李洁的《晚清三国》时,已经对日本一些历史人物有了初步了解,等我2019年初真正到了日本,与书本里的日本两相对照,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再读这本《国家的启蒙》,对明治维新时期的人和事更是有了新的认识。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李普塞特说:“只懂得一个国家的人,他实际上什么国家也不懂。”从某些程度上,本书就是通过阅读日本,以日本为鉴,知兴替知进退,回答“国家往何处去”这个问题。
1.福泽谕吉----作为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人,福泽谕吉堪称“一个国家的启蒙老师”。“脱亚论"的提出者,创办了庆应大学。
“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远比政治家重要得多,因为比起政治来,思想更持久,更有历史穿透力。
他像谁呢?第一个睁眼看世界,他像中国的魏源;翻译西方经典引进近代文明,他像中国的严复;办报纸开启民智,他像中国的梁启超;办大学培育人才,他像中国的蔡元培。可是,这些人没有一位像他一样,看到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
2.坂垣退助----明治维新的功臣之一,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先行者。
板垣引用汉朝老将军马援的故事说,自己将不屈不挠地为民权运动奉献生命,“死生无常,旦夕不可测,强健如余者,又何足为赖?人云死而后已,若余不幸而死,乞诸位将我坟墓,湮没于秋草茫茫里”。
3.独向梅花读楚辞
从一个宣扬自由民权的思想家,转变为侵略战争的狂热鼓吹者,需要多少年?德富苏峰的答案是:三年。
阅读德富苏峰这一篇,最让我疑惑不解的就是他本来是自由民权主义者和平民主义者,在自由民权运动走向低谷,他作诗感叹“冰心一片向谁说,独向梅花读楚辞。”阅读本书我发现许多明治时期的启蒙者、思想家大都有深厚的汉学素养,能诗会词,中国古文学养深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思想认识上不可避免与从小学习的四书五经汉学儒学产生了深刻的矛盾,他们却多没有完全抛弃汉学,而是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游仭于两种文化之间。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事件能令一个人的思想巨变。
在国家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应该成为航向守望者,不时地发出警告,而不是随波逐流,更不能被个人野心驱使。
4.警惕爱国贼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日益深化而容易造成排他、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重新崛起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刻认识、认真思考:‘爱国贼’的无形蔓延,比‘卖国贼’的有形泛滥,更有可能,更加危险,更为绝望。
5.警惕‘路径依赖’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警告,国家发展要警惕‘路径依赖’,因为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一旦路径被锁定,除非经过大的社会震荡,就很难退出了。因此,追赶型的后发国家一定要戒惧戒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