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秋雨绵绵,我随同刘亚主任前往常德育英小学参加“湖南省第三届国学教育观摩研讨会”。这次观摩会规模不小,内涵不浅,可以说不虚此行。
第一次走进声名远播的育英小学,便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校园不大,但紧凑精致。从校门口到教学楼,每栋楼,每面墙都沉淀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经典,“凝神一笔一划,静思一言一行”的校训更彰显了对师生文化修养和素质提升的厚望。
育英小学师生同台的“育英颂”拉开了研讨大会的序幕。育英小学副校长瞿月亚老师详细介绍了该校国学教育经验。他们本着“以文化之力,铸民族之魂”的原则,用“诵读经典”“临摹字帖”“潜心阅读”等形式探索最美的传统文化。他们自编国学经典教材,安排专职国学老师……他们对国学经典教学的热爱和坚持让人肃然起敬。
接下来的几堂国学经典课堂更是令我敬佩加惭愧。育英小学的李梦老师执教《竹石》。整堂课分为“‘竹’之源”、“‘竹’之韵”、“‘竹’之姿”、“‘竹’之志”四个部分,以诵读为主,引领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品读字词,歌吟君子之美,品鉴君子之形,真正践行了诗词教学“以读悟诗,以读促悟”。整堂课设计巧妙,水到渠成,既打破了传统古诗文教学的呆板枯燥的教法模式,又不失语文本真,既彰显了教者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又反映出学生长期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的文化积累。
接下来还观摩了其他学校的国学课。徐丹老师的《梅香.中国》如一块厚实的黄土地,沉甸甸;张绵老师的《诗经.卫风.河广》如一条绵延的长河,带我们走进历史,感受文化;王安妮老师的小古文写作课让我大开眼界,感觉自己就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样,有一种新奇感,叹为观止并自惭形秽。湖南理工学院教授李统兴博士穿插其中的经典吟诵更是为此次观摩增色不少。他说,在学习国学经典时,倡导“自由的吟唱”。他示范吟唱经典,音韵悠长,一唱三叹,带动全场老师跟着唱和,整个会场气氛轻松愉悦。大家都表示,这种吟唱涤荡心灵,让人不知不觉沉淀下来,静心下来……
学习是自我提升的机会,国学经典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新趋势,而对我却是一种新事物。所以这次学习是开拓我眼界的机会,对我打开了一扇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