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和做音乐老师的朋友丫丫聊天,我们都觉得工作以后,自己的视唱练耳其实没有更强反而退化了一些。根本原因是专项训练基本不再做了,剩下的只是吃老本和顺带着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也许是我一直在做音乐相关的工作,所以对乐理、和声等方面的内容,一直觉得应该更近一步才好。这个月无意中接触到台湾音乐人官大为的好和弦教程,看得我唏嘘不已。我本来抱着温故知新的心思入门的,结果发现走进门去就看到了一片更广阔的天。这里面涉及的乐理知识,可能在我“最巅峰”的大学时代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这一下就激起了我的兴趣。
比如sus和add,还有下面各种古怪的音阶,之前我都不曾接触过,竟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4930140/53ecafacd6ad716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30140/83018eafe808501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30140/e727b82fc22665f9.png)
这些还只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个大宝库里还有很多深入浅出的配器、和声和作曲方面的知识、技巧,看得我越来越入迷。
尤其是随着我慢慢涉及一些爵士的东西,越感叹和声的丰富和魅力,也就越有欲望搞明白它们背后的理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有意思的是,我还从中发现了一个iZotope的宝贝RX8。我以前用过RX7,没觉得有这么惊艳。随着技术的进步,RX8的一些功能确实是同类工具里相当棒的存在了。虽然不便宜(打折的时候也要999美金吧),不过很值得拥有。
蛮好蛮好,如果编曲和音乐制作两条腿走路,应该可以看到更“立体”更美妙的风景。这个月仅仅是刚刚走到了一扇新的大门口,找到了一个有动力走下去的方向。剩下的就是一点一点地积累、练习和尝试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4930140/433802c1dddc4c5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