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1253/5fbe840adbb60731.jpg)
从5月中旬开始的线上自习室,已经连续进行近4个月了。从一开始一周仅有两三天的晚自习,到一周连续7天的早自习,再到除了周五晚定期休息,每天都有的早晚各两小时的自习,最后到现在,几乎每天下午都还会再增加3小时的下午自习时间。
从7月25日晚自习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帮助大家记录自习室出勤情况,当然,一开始就是也想用数字来记录和整理自己的自习状况。从有记录的7月15日晚自习,到今天9月20日下午自习为止,在一共124次的自习室活动中,总计有118位小伙伴参加了自习,有25位朋友出勤率达10%以上。与此对比,目前已经有260人的自习室的微信群,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小伙伴实际参与过自习室活动,而能坚持出勤的更是不到十分之一。我想,也许从这些数字中,也可以窥探“计划”与“实践”间的差距吧。
随着自习室开启的频次越来越高,时间合适、能够参与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在自习室里,便出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职业,甚至跨越国家和洲际的共同学习的场景。今天,特别想说说那些曾经来过的,以及一直在这里的自习室的“前浪”和“后浪”们。
经常来自习室自习的“前浪们”,多数是或有家庭,或有工作,或一个人身兼数职的“超人”们。很多“前浪”在工作或育儿的同时,依旧持续学习,依旧保持每日读书输入,文字或语言输出的习惯,每次自习室结束前的15分钟总结,TA们的分享和发言总是会引起共鸣,赢得大家的激烈讨论。
那些来过或经常出现在自习室的“后浪们”,更是厉害,有小学一年级就有晚自习,写完作业还会辅导幼儿园妹妹学习的暖男哥哥;有在日本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不仅有中日双母语的程度,还擅长画画,经常自习室1个小时,就完成一幅“大作”;还有初中三年级,就参与机器人项目竞赛,用代码使机器人可以完成语言和视觉识别功能的未来之星(据可靠消息评论,这位“后浪”所制作的机器人,完全达到了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水平);更有高中三年级,有着明确的报考学校和专业,认真又坚韧的00后......
每次开启自习室,每次隔着屏幕看着大家专注的学习的样子,每次在最后的15分钟里完全投入地倾听和分享时,我都会觉得,当时那个开个线上自习室跟大家一起学习的小小的“冲动”,真的太有意义了!
在这里,我总能得到满满的积极的能量,也总能收获启发和“刺激”,其实无论是所谓的“前浪”还是“后浪”,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持续成长的终身学习者。我想,也正因为拥有这样的共同身份,才促使我们跨越空间,跨越时差地相遇在这个「学习如何学习」的线上自习室吧。
开启线上自习室,对我来说,应该是在这个疫情肆虐的2020年,做的最正确选择,最有意义的实践之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1253/9ecc472a1c4af14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