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好奇、期待(我也想超越有界自我的藩篱)但是同时又是审视甚至怀疑(你真的能打破有界自我的牢固传统吗)的态度,我看完了格根先生的著作《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
“我该如何向你描述此刻的我呢?”你看过一本学术性著作以这样的句子开头吗?作者从一开始就建构了一种对话写作的方式,一种敞开自己邀请读者参与而非单纯致力于构建严谨学术结构的方式。这对学术性写作来说自然是一种冒险,然而作者冒这个险显然是自觉的,也是有意义的。首先,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他在书中描述自我经历、引入对话讨论、注入艺术诗歌摄影等美学的声音,这是一种对体现关系主题的新的写作方式的努力,是对书中提出的包容性对话、关系汇流、联合行动、欣赏型探究等理念的自觉实践。其次,作者在书中要打破的是一种笛卡尔以来的个体理性启蒙传统,假如作者仍以一种博学的作者——无知的读者作为基本假设,无视读者的存在而一径提出概念论证概念,那无疑这个写作的过程本身已经消解了他要提出和发展的理念,这肯定是作者不乐意看到的。最后,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明的,“我对创作一部仅适合学术消费的著作没有兴趣”,他努力将他提出的关系的观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与我们的学术创作、教育教学、咨询治疗、组织管理甚至与我们的道德宗教实践联系起来。他的目的不是写一部学术著作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或者赢得教授的职位,他的目标是实践,是我们每一个人置身其中的整个当代生活实践。也许你会有点想嘲笑他的迂阔和不自量力,然而通过阅读,我们能很清楚地感觉到他的真诚,他实践关系性存在的努力,他写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向我们生动展现关系性存在真实样貌的过程,书中对问题艰苦卓绝的思考和对世界温暖深情的回应,令人敬重,也令人深为感动。
这本书给我带来比较大的震撼,这个还需要以后再慢慢体悟。当然仍然有不太能理解、不太能接受的部分,如他对有界个体和个体分离的积极意义阐述不够充分,对关系的理想性意义难免有一些夸大嫌疑,论述关系存在先于有界个体时过于理论化很难让人理解。但我想每一个思想,作者肯定有他自己认为充足或比较充足的理由,我要首先去努力理解他的用意所在,看到他工作成果的意义和价值,然后再去提问和讨论。这也是作者在本书中一直倡导和身体力行的态度,即包容性和欣赏性。一直不太喜欢辩论赛,主要的原因也如作者在书中谈到的,辩论双方最终目的是己方赢得胜利,因而不愿意充分看到对方合理的地方,更不愿意主动声明己方不足的地方,结果虽然问题的某些方面能够充分展开讨论,但双方的立场却容易越走越偏激,而很难帮助人看到一个论题的全貌。
因为这本书对我本人的重要性,我会再持续慢慢地、反复地阅读,必要时会做一些记录(当然,为了让沟通的力量更强一些,我会同时阅读另外一些书,比如《必要的丧失》,里面对个体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分离、界限、成长、联结有非常生动精彩的描写,精彩到刚打开就令我不忍释手)。如果你对延续至今过分强调自我的启蒙传统有一些不满,正在思考如何超越,如果你对“关系性存在”这个概念感兴趣,如果你愿意冒一点思想晃动的风险,那么我强烈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希望我们能通过这本书一起思考,一起对话,彼此支持,互相辩驳,走向广阔生动的关系性存在的实践过程,如作者在本书末尾所言“当健康的关系成为所有人的核心关切时,我们便接近了更有希望的未来”,让我们努力并且期盼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