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新闻。
一名广州的建筑师,希望能和自己的5个朋友们搬到一起,做一个能刺激脑洞的共享社区。于是,她改造了一栋50年代老糖厂里的车间,为朋友们量身打造了个性化的6个房间,作为工作室的同时,也可以当做休息的场所。取名“无界社区”。
从这个新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现代社会典型的互赖模式。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位建筑师和他的朋友们在改造后的空间里都住在一起,但是他们有各自独立的房间,他们各自有自己个性化的工作和生活场所。他们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彼此的优势,创造更大的价值。
许多丁克们纷纷表示希望这种“无界社区”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与自己的朋友们互赖、陪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的成长定义为三个阶段:依赖、独立、互赖。互赖就是互相依赖,从独立的“有界”到互赖“无界”,它是基于个体的独立存在的更成熟的一种人际关系。
现在许多工作、学习中,我们喜欢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决策。通过这样一种工作和学习形式把大家的思维、创意开发到最大。这样的一种模式其实就是生活中互赖的典型应用。大家通过各自分享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价值,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使整个团队的效率达到最高,团队中每个个体的价值得到最充分发挥。在现代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这样一种互赖模式共赢的并不少见,大家彼此合作,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在家庭中,我们也不乏看见这样一种互赖的模式。就三口之家来说,家庭成员各有各的社会任务。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分工,但是大家在各自不同的努力却有彼此依赖的情况下,能够使整个家庭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使得整个家庭不管在感情上还是经济上都能够不断地完善、蒸蒸日上,这样的家庭才是一个互赖型的家庭。而有些家庭成员之间过于独立,对彼此不闻不问,只关心自己成长而不关心亲人,这样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关系成熟的家庭,发展速度不如互赖行的家庭。互赖型的家庭就像是一个人际关系和谐的小社会,会让每个家庭成员能够从中受益,整个家庭的氛围团结和睦,彼此紧紧的依靠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把家庭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当然,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家庭中互赖的模式,它的前提一定是每个个体的独立。总是想要依靠强大的团队来解决自身的问题是自私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这样一种互赖的模式,要求团队中每一个个体都是都是独立的,优秀的,乐于分享的,这才是彼此依赖的坚实基础。
因此,独立是互赖的前提。互赖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完善自己,变成更优秀、更成熟的独立个体,以互赖、共赢的思维在不同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以“无界”跨越“有界”,真正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