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每一篇指导家庭教育的文章,在倡导一些行为的同时,总是要批判一些行为。其实我们都明白,它倡导的行为也不是人皆可行,它批判的行为也不一定会是无可取之处,只是在论证自己可行而已。
提倡一些东西,就一定要批判别的东西吗?教育是根于现状的,和个人成长环境息息相关。谁能脱离家庭而独立出现呢?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提倡做妈妈的给孩子充分自由,给他们自我成长的空间,个例就是这个取得一定成绩的家长。
世道难过,杰出的人太少,我们都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慵懒和得过且过,如果妈妈不上心不催促,最终孩子可能连口饭都混不上,在家摆平躺懒是人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不能套用任何模板,也不能随意批判任何做法,因为那可能就是现阶层的孩子最好的选择。
所以说,心平气和的教育才是我们缺乏的,认可自己的普通,认可孩子的普通,教会孩子从小有生活的幸福感,长大能养活自己,而不是看最终被名校录取,取得多大成就,这才是我们大多数人需要的教育观吧。
现在最缺乏的,恰恰是平凡又平淡生活中的幸福感!
每天加班加点,已经耗费了太多的内心的安逸舒适,卷啊卷卷啊卷,最后一个个身心疲惫,觉得活着真没劲,这就是我们的最终收获吗?
迷惑很多。迷茫很多。不知何去何从,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更不知道什么才是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感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