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肖杰 责编/君君 美编/碧落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统治者要做事认真,讲求信用,节省经费,爱护众人,役使百姓要按天时。”
【聊天记录】
“孔大爷,这‘使民以时’的意思,是不是孟子说的‘不违农时’?”
“对。以前的百姓很苦,一年四季除了在土地上劳作,还有服役的义务,你们现在叫义务工、义务兵,就是没有报酬的劳动。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是大国,需要的战士多;大国的土地广大,要出的义务工也多,光修路就够百姓干的。”
“修路是市政工程啊,服劳役不是给皇帝修宫殿、修陵墓吗?”
“呵呵,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修公共设施,道路啊,水利啊,还有军事设施,象长城啊。这些事业应该做,但不能占用百姓的农时,因为农业生产是有季节的,过了季节想补是补不上的。修路可以随时停、随时干,但播种、收获不等人的。”
“嗯。不过,将大比小,治小国不也要这样吗?您为什么要特别点出‘千乘之国’要这样做呢?”
“治大国有治大国的办法,治小国有治小国的办法。治小国,有时用武力好使,不听话就打屁股。我听说一个美国人在新加坡犯了法,就被打了屁股(笞刑),美国总统求情也不行。但‘千乘之国’的美国,就不能靠打屁股来治理了,要用各种办法让百姓自觉服从。”
“对!秦始皇统一中国,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还沿用‘打屁股’的方法来治理,一切事情他一个人说了算,结果二世而亡。我听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不能按时赶到服役的地点。以前秦国小,百姓到四方边境戍边,大不了一两天的路程,带一两天的干粮就行了;统一之后国家领土变大了,但服役的政策没有变,有些百姓去服役,光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一两个月,最后百姓不堪其苦,干脆揭竿而起了。”
“是啊。秦始皇急于求成,结果反而不成。其实长城啊、驰道啊,都是应该修的,但不能不顾民时,用民无度。”
“不过,孔大爷,治小国也不一定要‘打屁股’,同样可以用民主投票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0341/f5bd5ccadadf91eb.png)
“你说得对。西方国家的民主传统与其‘小’有关系。一座城就相当于一个国家,有什么事情就敲敲钟,大家到广场集合商量,要是你一言我一语听不清楚,就投票,谁得票多就听谁的。要是秦始皇也这样搞,下通知得一年,人凑齐再一年,开完会回去再一年,还没干活三年已经过去了!这三年谁种粮食?没粮食吃什么呀!”
“大国也可以搞民主,只不过不用一人一票,可以搞代议制,就是选出一部分人代表自己的意志,去议事啊、投票啊,自己该干嘛干嘛,这样效率提高了,自己的意志也体现出来了。”
“嗯,这真是个好办法,真是后生可畏,我们当时没想到,更没办到。”
我脸上有洋洋喜色,心里却说:想法是一回事,做法又是另一回事了。孔大爷时期如此,今天不是仍然如此吗?也正因为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奋斗!
(未完待续)
本文源自幸福进化俱乐部《进·化》杂志第1605期
精心烹调成长干货大餐!期待您的投稿|简书投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