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计划总是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计划总是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作者: 张慧plus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2:40 被阅读0次

    这个问题太常见了,而且属于老生常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暗自下决心要每天学习15分钟英语、每周去2次健身房、每周读1本书……却总是三分钟热度,到头来没几个能坚持下来的。

    最近我写的文章标题大多是问句,这些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我,或者我身边的朋友正为此苦恼。这说明这些问题并不是个例,我还算是个比较爱思考和总结的人,很多问题在自我摸索或向人请教或读书过程中都得到了解决,于是会经常分享一些经验给身边朋友。

    1.为什么你的意志力总是很差?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今年已经过完了1/6,年初立下的flag还是热乎的,不知道你完成了多少,flag的执行总进度有没有完成1/6?

    不说远了,我有个朋友,也是我的读者(早期iArt发展来的),这几天一直跟我吐苦水,大意是他的生活中各种诱惑和打扰太多,原本制定好的计划总是被莫名打断。有时候回到家太累了,实在不想动,就撸一把王者荣耀或者刷刷剧,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在撸游戏和刷剧的时候也没法完全放松,心里总隐隐焦虑,毕竟今天的任务还没完成。到了第二天继续焦虑,并产生自我放弃和怀疑,觉得自己咋这么不自制,怎么又放任了一天呢。如此这般的拖延、焦虑,不断重复。

    刚开始我试着解释和劝导了很多,因为我曾经也因这个问题困扰过一段时间。不过我今天突然发现,这不是能从别人的劝导中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我讲的一些道理和原理,他都懂,但就是没法坚持执行。所以,我也就释怀了,这明明就是“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亲身示范呀。既然懂了这些道理,却不去执行,道理就变成了空话,自然带不来什么结果。

    反复性拖延和抵制不住诱惑的原因是:

    1、人类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且更容易接受短期的即时性刺激,而不是延迟满足感。

    2、意志力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它是有限的心智资源,它就像我们的体力一样,使用了就会消耗。

    ① 满足感的获得周期:

    人的满足感分短期和长期,而人的天性更加倾向于接受短期满足感和刺激。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我们刷着刷着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小时;今日头条等新闻网站我们也是刷到停不下来,因为这些根据算法推给你的信息都是符合你的短期刺激的;看综艺我们看得止不住,因为边看边哈哈大笑,这种愉悦感是背英语单词能抵得上的吗?

    这些都是即时性诱惑,它的特点就是你只要使用我,我立刻给你反馈一个即时的兴奋刺激,使你继续粘着我。可以说,现在的很多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各类手游等,就是将人性的这个特点琢磨得很透彻。

    相反,我们的各种学习计划、工作提升任务,这些不仅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强迫你跳出舒适区,而且它带来的满足感是延迟的、长期的。这样的一长一短、一苦一甜一对比,大部分人就会禁不住诱惑,纷纷向娱乐游戏缴械投降。

    ② 意志力的总额:

    意志力不能无限使用,而是像体力一样会消耗。用掉的意志力越多,向下一个诱惑屈服的可能性就越大,下一次要动用意志力的时候放弃得就更早。

    我们消耗太多体力,会变得没体力,在没体力的情况下,平时轻松可以举起来的东西,轻松跑完的路程,会变得无比艰难。意志力也一样,意志力充沛的时候,可以轻松坚持的东西,意志力耗尽的时候,就很难坚持。

    这个结论来自社会心理学家的萝卜曲奇饼实验

    研究者在房间放上刚烤好的香喷喷的巧克力曲奇饼和一碗不好吃的生萝卜,让处于非常饥饿状态的大学生进入房间。学生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曲奇饼组,可以随便吃曲奇,另一组是萝卜组,不准吃曲奇,只能吃生萝卜。为了加大诱惑,研究者离开,让学生单独和萝卜曲奇饼坐在一起。

    萝卜组的很多学生盯了曲奇饼很久,甚至闻了闻香味,才认命地吃起萝卜,但大家最终都抵制住了诱惑。

    之后研究者把大学生们带到另外一个房间去几何题,这些几何题是无解的,这样的真正目的是看他们能够坚持多久才放弃。

    两组学生的差别显现出来了,研究人员发现可以曲奇组学生,一般坚持了20分钟。萝卜组的,一般8分钟就放弃了,他们成功的抵制了曲奇饼的诱惑,但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没有剩下的精力做几何题。

    这个实验说明:1、我们是从同一个账户提取意志力用于不同任务的。2、意志力的账户总额是固定的,并非取之不尽,在一个诱惑中用掉的意志力越多,向下一个诱惑屈服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当你执行不下去了,怎么办?


    了解了我们总是抵制不住诱惑的原因,那么我们制定的计划要怎么坚持执行下去呢?在这里我只有两个字送给你:1、做。2、忍。这是两个字,也是两个步骤。

    ① 先来说说“做”。

    这两年最流行的一股风就是“焦虑”风。大学生毕业前对前途焦虑,青年人职场中对自我的持续精进和生活压力焦虑,中年人更是因为种种中年危机而焦虑。焦虑带来的是想要做出改变的愿望;想要改变的愿望随之带来了一系列清单、任务、计划;任务和计划总是不能按期完成,带了了周而复始的拖延。

    我相信几乎每个人应该都看过战胜拖延症一类的书籍,或者关注过类似的话题。实际上,我并不推荐大家花很多时间在这类书籍和问答上。市面上几乎所有关于战胜拖延症的书籍,归根到底只有一个药方:这一秒就行动起来,不要等到明天!

    是的,无论有关拖延症的书中描述得如何深奥和复杂,药方都是一样的,唯有立即行动。我们习惯于做计划都是“从明天开始”:从明天开始每天健身20分钟、从明天开始每天学英语15分钟、从明天开始搜集论文资料、从明天开始坚持每天微笑不发脾气、从明天开始……

    我们所有的“从明天开始”几乎都没坚持下来。因为“从明天开始”这个时间点的设定,就排除掉了当下你对短期诱惑的抵制。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大把的计划安排。如果你有拖延症,如果你还在拖延、焦虑、自我怀疑、自我放弃、更焦虑之间循环往复。那么,就是从这一秒立刻让自己行动起来,只有开始了“做”,才能在“做”的过程中找回最佳状态。

    ② 再来说说“忍”。

    很多人可能不喜欢这个字,因为它看起来不够强势,不够潇洒,甚至有点委屈和懦弱。这个时代好像不是一个倡导“忍”的时代,而是倡导“闯”的时代。

    不过,我们回想下著名的萝卜实验,被测试的人员是如何抵制住曲奇饼干的诱惑的?其实就是一个字:忍。忍着不吃。

    所以,这个“忍”是说在你开始了行动以后,如果在行动和执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困难、诱惑等产生了自我怀疑和痛苦,并接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那么,你就需要一个字:忍。

    今天看了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我强烈推荐大家去读一读。书很薄,估计半天时间就能读完。《平凡的世界》是对我触动非常大的一本书,应该是在2009年左右读完的,了解到其创作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动容。《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作者的自述,主要讲了《平凡的世界》这部巨著创作的前前后后,尤其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和自我对话。

    很多人以为文学创作是灵感的产物,殊不知,如作者所说这是一项生产劳动,与农民的春耕秋收没有区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前期认真准备了春苗并付出劳动兢兢业业浇水播种,才有可能在秋季收获更多粮食。

    无论在任何极端的条件下,作者都是雷打不动地完成当天的计划任务,因为一旦出现一天拖延,就会打乱整个计划节奏,所有的时间都需要调整。所以,当天规定的任务必须完成,容不得半点拖延。如果因意外情况导致了当天进度延迟,那么付出的代价就是当天的睡眠少几个小时,即使熬夜也要坚持完成。

    这让我想到了王兴2012年在美团的一个内部讲话,提到了两个登山队的不同命运:

    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过南极点,最后两个竞争团队几乎同时往南极进发,一个是阿蒙森团队,另一个是斯科特团队。阿蒙森团队五个人,斯科特团队十七个人。他们出发时间是差不多的。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率先到达了南极点,而斯科特团队晚到了一个多月。在返回出发基地的时候,阿蒙森按照原计划顺利地返回了,一切与他们的计划相差无几。而斯科特团队却没有一个人生还。

    事后有人分析两队的异同,发现两个团队的成员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在一些策略和细节上还是有差异的:

    1、阿蒙森团队准备了3吨物资,而斯科特团队仅准备了1吨。

    2、阿蒙森团队在事前准备了周密的计划,不管遇到多恶劣的天气或者极端的意外情况,都会每天雷打不动地行进30公里,从没出现任何拖延。而斯科特团队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就呆在帐篷内,少行进几公里,当天气晴朗时就加快速度超额多走一些路程,这样断断续续严重延迟了原计划时间,导致他们遇到了极端的恶劣风暴。(在出发前的团队都会做专业的气候预测,阿蒙森团队按原计划赶在了致命风暴来临前返回了营地,而斯科特团队总因种种“意外”自乱阵脚,以致计划形同虚设)

    我们常常因各种琐事而导致任务延期,尤其是写作类的任务,我们总想找到最佳的舒适感,比如磨杯咖啡、收拾下书桌、沏壶好茶……以等待灵感的不期而遇。现在看来这种作态未免过于矫情,就像前几天有个自媒体大v讲自己如何能坚持每天雷打不动输出3000字原创内容,就是一个字:忍!忍住各种诱惑、忍住打乱计划的一切。

    路遥无论遇到多少意外打扰,也会把自己“绑”在书桌前,按原计划雷打不动地完成当天任务才能睡觉。阿蒙森团队无论遇到多恶劣的风雪,都会带着队员挪动脚步,按原计划雷打不动地每天行进30公里。在他们身上,没有拖延,唯有行动、雷打不动的行动。

    所以,当你看不进书时,忍,硬看也要坚持看。当你写不出文章时,忍,硬写也要坚持写。

    看着看着,写着写着,感觉就来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附录


    我简单总结了下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对我有用的心路历程:

    心理预设:

    这样一部以青春和生命作抵押的作品,是不能用“实验”的态度投入的,它必须在自己认为是较可靠的、能够把握的条件下进行。老实说,我不敢奢望这部作品的成功,但我也“失败不起”。

    工作方法:

    前三天,揉碎了无数稿纸,却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依然是面对着桌上空白的纸张。五六天过后,已经开始初步建立起工作规律,掌握了每天大约的工作量和进度。

    后来墙上出现了一张表格,写着从一到五十三的一组数字。第一部共五十三章,每写完一章,就划掉一个数字;每划掉一个数字,都要愣着看半天那张表格。

    设定阶段性目标:

    这方面确定的第一个目标是突破十三万字。这是《人生》的字数,迄今为止自己最高的横杆。突破这个数字带有象征意义。在一个庞大繁难的工程中,这种小小的情绪刺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处于创作状态中的心理机制是极其复杂的,外人很难猜度。有些奇迹是一些奇特的原因造成的。

    下一个数量上的目标是越过这一部的二分之一处。这是另一个里程碑和刺激点。

    间歇性矛盾和自我怀疑:

    写作中最受折磨的也许是孤独。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体。为了不受干扰地工作,常常要逃避世俗的热闹;可一旦长期陷入孤境,又感到痛苦,又感到难以忍受。

    “伟大感”与渺小感,一筹莫展与欣喜若狂,颓丧与振奋,这种种的矛盾心情交织贯穿整个写作过程中。每当写作进展不下去,我时常会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完成,或许我根本没这个能力。

    在这种独立性很强的工作中,你会遇到许多软弱动摇甚至企图“背叛”自己的时刻。没有人给你做“思想工作”,你干与不干干好干坏都与别人毫不相干。这时候,就得需要分裂出另一个“我”来教导这一个“我”。

    强大自制力:

    我经常忙到一天只吃一顿饭,河对面的矿区也许有小卖部什么的,但我没有时间出去。连半个小时的时间都不敢耽搁。

    为了约束自己的意志,每天的任务都限制得很死,完不成就不上床休息。

    当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但是,没有比这一切更美好的了。

    作家的劳动:

    某种成就不一定是天才的产物,也不要把创作当作一种灵感,如果认为干干玩玩,有灵感时再写,想轻松地完成一部好作品是不现实的。不要把功利思想带到创作中去。有些人的确靠运气走了运,但很少。我的写作与农民的春种秋耕没什么区别,都是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才能收获一点果实的。

    ——————————

    张慧plus,艺术互联网人,毕业于中央美院,先后在艺术媒体、艺术社区工作,后转型互联网,担任上市电商公司运营总监。专注职场精进和个人提升,只写干货,不卖鸡汤。我喜欢自我批评和独立思考,交流可加微信: zhanghui_plus(备注:简书),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张慧plus (ID: zhanghui-plu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计划总是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ku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