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工具,那一定非手机莫属了。人们出门不再带书带钱包,一部手机走天下。等公交的时候在玩手机,排队打饭的时候在玩手机,和朋友聚餐的时候在玩手机,开会的时候在玩手机,睡觉前玩手机,睡醒后玩手机。手机,真的做到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然而,事物总是有两方面的,手机也是。手机有千万个优势,也有千万个坏处,其中一个坏处是人们最容易忽略却影响最是巨大,那就是对人思考模式的影响。
拿着手机,打开微博或者新闻客户端,刷新一下,打开有吸引力的文章,读一读然后关掉。如此的套路是现代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而当你持续玩了一个小时后,如果闭上眼回味一下,很难想起刚才看的任何文章来。问题的根源不是别的,而是人们在用手机的时候往往用的浅层思考。浅层思考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理解力与记忆力,这就导致一个人刷了半天的微博,感觉像是学了很多东西,闭上眼一想其实啥都没学到。
与浅层思考对应的是深入思考,二者的外在表现是阅读速度,内在表现却是调动大脑的程度。深入思考,往往将大脑神经元充分的调动起来,聚精会神地集中于所从事的事情里,当然,这种方式是比较烧脑的。很多人有过这种感觉:认真走心看某本书时,时间一久便会太阳穴疼。这就是大脑因为充分电动而导致用脑过度的结果。
深入思考与浅层思考的差异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古代人可以写出《易经》、《道德经》等神作,也可以开创心学等理论,无不是深入思考的结果。要知道古代的参考资料少之又少,人的见识也很有局限性,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大脑的思考力发挥到了极致,创作出了凡人不能创作的东西。
再回归到手机话题上,现在一个理论很有市场,那就是碎片化阅读。这个理论强调人要利用一切时间看书阅读,比如排队打饭,等公交,上厕所,泡脚,等等。将时间塞得满满的,哪怕一分钟都不想放过,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对生命负责,才能更多地学习新知识。然而,他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时间利用上,是否考虑过大脑的感受?
把零碎的时间都用在看书上,大脑会有一万个不愿意。首先,大脑需要休息,排队正好是给大脑一个休息放松的时间,如果让大脑持续工作不休息,效果只会越来越差。其次,大脑是慢热型的,也需要前戏。让大脑突然干某件事时需要给大脑一个缓冲与适应的时间,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很有可能你在看着书排队的时候大脑始终处于适应阶段,等刚适应完毕准备思考与记忆的时候,或许你已经排队结束并将书本收起来了。那样的话,看似是在抓紧时间看书,其实是在做无用功。更重要的是,很多书籍是需要连贯性阅读的,尤其是些长篇小说,如果一个剧情你分多次看完,那样既失去了阅读的快乐,又没有获取任何的价值。
读书都说不应该刻意安排去读,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刻意安排的读书才更有效果。
作为碎片化阅读的载体,手机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手机给人思考力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每个用手机的人都不应该忽视的。
手机网络的真正危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