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只可意会的阅读体验,都被他说了

那些只可意会的阅读体验,都被他说了

作者: WonderLiwen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3:23 被阅读0次

我再一次拿起书架上这本已经泛黄的《阅读的故事》,来自台湾资深出版人、自由读书人唐诺。

毕业几年,辗转过很多地方,书也清理过很多回,终究舍不得清理的,就是这本《阅读的故事》。每每拿起,都会记得当初躲在宿舍的蚊帐背后,一边看书,一边“噗嗤”笑出来的下午。舍友以为跟我在跟男朋友聊天,实际上,大叔式的睿智语言,透过书本,所能留存下来的绵密体验,有时是比实物世界中的人还要鲜活有趣得多的。

作者唐诺,1958年生人,人如其书,是个厚重而温良的大叔,另著有《阅读时代》《文字的故事》等书。用他的话来说,也过了那一段当阅读拉拉队的阶段,而是小心翼翼地与你分享他在书籍的意义海洋里的一点渔获。

许是极爱书懂书之人,才会在所爱之事上面诚惶诚恐。他把几篇关于阅读的文章整理成册时,问自己的编辑:“你看,这些还算能出吗?”读到半路,他还总是像个温和的长辈一样,不忘问两句:“在这里,我们可不可以达成一个初步的协议?”这样比比皆是的对话,破掉了时间与空间的屏障,阅读时,就感觉这个人就在不远处,你能感觉到他循循善诱的声音传播过来时的音浪,在你耳间跳跃。

当下的阅读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我们的思绪与书中的文字交织在一起时,就会升腾起思想的泡泡,在阅读当下,我们能看到这些思想泡泡的光泽与质感,但是,也就飘那么一下会,泡泡就会消失不见。当我们合上书的瞬间,只记得这本书很好,却具体说不上个所以然了。一个高级的写作者,是非常擅长捕获这些升腾起的泡泡并将其具象化。唐诺大叔俨然就是一个高级写作者。

谈及对阅读者又爱又没时间的情绪终会在阅读中平定,作者说“在这些如水花如波涛如旋涡的种种心绪底下,终究有一股稳定沉静的洋流——这是一种讲道理的对抗”。谈及阅读中的困难,作者轻巧地说一句:“让时间料理它。”或者,把困难化为极其稀松平常的现象:“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一次次地开始,一次次地来,如海浪一般,总是伴随着困惑。”谈及阅读的理解,作者又忍不住吐槽:“真的,理解绝对是我们阅读世界中最没时间观念的部分,它习惯性迟到,不在我们预期时间来,尤其不在我们最需要它的时候来。等我们放弃了,不理他了,又在灯火阑珊处。”再比如,聊到四十而不惑的心境,死亡意识猛然袭来,“嗅闻到死亡的意味,死亡静静在一旁坐着,在你转头那儿,在你眼角的余光之处。”

经由此类具象化的表述,你也不由得点头:“是的,的确就是这样的。”当这类语言出现得足够多且细密,甚至会生出一种在看电影大片的感觉。特别是,大叔引经据地在不同场景中切换时,思绪也随之升腾出密集的泡泡。我们的感官实际上就是那么灵敏,那么善于捕捉,终于有人把那些不可名状的情绪体验倾洒在书面这个二维空间里,让我们重新收获三维空间的多重体验。

此外,书中出现了许多资深爱书写书之人,作者通过细节的描述,也将他们与我们读者一起,编织进这场共同的阅读旅程中。

博尔赫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了不起的阅读者,一个终身疑惑至死不休的人,当他说到阅读的困惑时,“却是喜悦的,享受的,语气中仿佛有音乐跳动。”当说到阅读时专注的重要性,作者又请出了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作者,“让周围的世界静静消失,不被邻居打扰,也不被自己打扰。”当说到阅读对未来的准备时,作者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发见,还把两位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请到同一个场景中进行对话:博尔赫斯抛出一个观点,“一向直言不讳的纳博科夫不耐烦地反问”。

通过细节、语言引入,还有一种平等对话的语气,作者将这些活生生的人送到了我们面前,这样,就给读者更多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个读书人,总是有棱角的。许多棱角,其实也是几千几万本书籍滋养起来的。外表看起来温良敦厚,内心却无比敏捷跳跃。

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读的是蒋勋的《品味四讲》,虽没啥共鸣,但觉得文字还挺有呼吸感,却被作者嗤之以鼻:“蒋勋那种滥情软如棉花糖但‘无害’的情调文字”,吓得我不敢再拿起没读完的蒋勋的书。是啊,当我们选择阅读,是在选择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完全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文字,是不能满足我们这些被激发起野性的灵魂的。而“情调文字”缺少的,恰恰就是那种内在的野性。

一个好的写作者,是用服帖的语言包裹着最内在的野性及主张的。

读者们有个共同的千古难题“真的没有时间读书”,时间那么紧,事情那么多。除非是一些立竿见影的功利式阅读,不然,谁有大段的时间去阅读呢?阅读,随之转化成一种碎片式的形态。有人甚至会计算这些等待的碎片式的时间,如果集合起来,他可能整个人生都因此而不同。

作者没掩饰自己对于这种荒谬现象的直接感受:“我们只能说,动这脑筋的人,一定没念过‘热力学第二法则’”。继而晓之以理,能量不可逆转,回收这些能量,将耗费你更多的能量,生活本身的有趣本质在于“思维和理解在我们意识不及的漫游之时仍有效发酵融通甚至扩散”。作者仍然不忘晓之以情,搬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读者,本雅明的话:“无聊厌倦是孵化经验之卵的梦幻鸟,它会被日常生活的簇叶颤动吓走。”这还不够,作者追问“急于驱赶无聊的人让你想到谁?”,其实这样的人,跟《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那只总在追赶时间却也总是没时间的兔子没什么两样。——看到了吗,在这样的文字里,是有种前倾45度角的热切感的,你甚至感觉这就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长辈在你面前手舞足蹈着。

读者们还有一个千古难题“好书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作者的写作功力足以支持他将观点由表及里,再到“点-线-面-体”的展开。

“好书越来越少”,这是现象。书籍的最根源处是什么,人的心灵。心灵的变化,在时间维度中,是“松紧交替的脉动式节奏”。由此,这颗心灵在不断地拷问中,带我们走进一场大的对话,一个“思考交替作用的场”。这颗心灵不是一个个体,他在交织的对话场中,反映出来的,恰恰是那个时代的瞻望与困惑。随着作者的层层提问与引导,我们的视角也已经从一个现实的现象抽离到更加广阔的时代维度。

站在这样广阔的维度中,你会看到什么呢?每个时代,在获得新知之前,整个场域都积压了停滞、沉闷、压力,而当某个特别执着于上下求索的人终于捅破这个洞口,让新的力量得以喷涌而出时,便有全新视野摆在面前,“是思维兑现为实际成果的好时光,如踩中时节繁花盛开”。

——看到这里,有没有一种看电影大片的感受?带着读者转换视角还不够,而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通过场景的细致描画,让读者享受到在极致视角的高峰体验。这一切都顺势发生,当你参与其中,即使是二维的文字空间,仍然能让你感受到三维的视听感体验。这也是我一直说的,作者通过文字,几乎把一个冒着热气的人、他的事、他的感受热腾腾地送到面前,这是文字的体验感。

如果说,关于作者的文笔,要习惯性地做个总结的话,主要就是3点吧:

首先,用细致的语言捕捉难以名状的阅读体验,让人在潜意识里说yes;

其次,通过场景的搭建与穿插,把不同人物引入,与读者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最后,用极为服帖的转换视角与体验式的语言,剖析现象,直抵本质,同时强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时隔多年,我发现自己的语言习惯仍然无形中受这本书的影响,再翻开时,仍是爱不释手。我记得在书中有一段“要不要记忆”的论述,其实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真正能触动到你的文字,还需要特别去记忆吗?不用的,这种触动已经转变为一种情绪记忆,持续流淌在你生命的血液中。

相关文章

  • 那些只可意会的阅读体验,都被他说了

    我再一次拿起书架上这本已经泛黄的《阅读的故事》,来自台湾资深出版人、自由读书人唐诺。 毕业几年,辗转过很多地方,书...

  • 不要

    不要想了,不要想那些已经把你从他的记忆里抹去的人。不要说了,不要说那些己经让你被他的容貌迷住的话。

  • 真实的

    “低语者大人,萨格拉斯已经被他那些倒霉的兄弟们拉回虚空去了。” “蠢货,不是说了平时要叫我总监吗!” “抱,抱歉!...

  • 说不出的伤最痛

    有些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要描述出来,句句都是错,不可真实地再现那些孤独,那些绝望,那些需要共鸣的本能。人和人...

  • 阴阳师手游同人文|第三章 凤凰林篇

    (1) 酒吞在哪? 赖光心情郁闷地问道,昨晚他疯疯癫癫地说了那些话,恐怕都被他听进去了。麻烦死了,真的麻烦死了! ...

  • 面南看北斗

    只可意会的情绪体验 问:“如何是自己” 答:“面南看北斗” 问:“如何是活句” 答:“波斯仰面看” 当你仔细地,全...

  • 人文学科

    意会法 只可意会 不能言传 商业问题:客观分析解决 体验入手 普遍情况 观察记录研究 1,用现场,现象表示商业问...

  • 我开始怀疑简书带给我的

    在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非常非常的差劲,就是老师批改作文都无从下手的差,阅读就更不必说了,天晓得我是怎么想象出那些答...

  • 提问的力量——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通用方法

    一、源起 可能大家都知道,前几天我在生财有术星球得了一颗龙珠。 为了那些没太关注这件事的朋友的阅读体验,我把这个事...

  • 只可意会

    当人们一提到只可意会时,不约而同准会想到下面四个字:不可言传。上四字和下四字,好比孪生姊妹或一母同胞,通常是不宜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只可意会的阅读体验,都被他说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ox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