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f3f99ca03aa85e2e.jpg)
本周到的几本新书都很经典,周末可以安心地看新书了。《通往心灵自由之路》这本书是在西西弗书店淘到的,盘踞畅销榜十几年的书。今天读了一半,发现人生的真相很扎心。
如果不吃学习的苦,你就会吃生活的苦!我们所受的苦大部分都是源于无知,可是很多人甘愿吃苦,也不愿意学习改变。这本书从我们现实真相开始讲起,给出了人们通往心灵自由之路的四个约定。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枷锁从哪儿来的呢?我们自打出生后,父母、老师和社会给我们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我们符合期待就被肯定,不符合期待就被否定。
我们吸收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认同。认同代表相信,信念便由此产生,信念就是无条件信任。大人说的话皆是真理,被内化为信念。我们学习了一整套理论来评判自己和他人,长此以往,我们内心仿佛有一位法官,自我评判,自我批评,自我惩罚。
我改作业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烦恼来自于自我评判,如果一天没什么收获就会有羞耻感,甚至自我批评。这是痛苦的来源之一,尤其很多学生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导致无所事事,然后自我批评,产生负面感受,长此以往,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都会降低。
我从小就是个乖乖女,父母和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都不带思考的。这个性格让我小时候少吃了很多苦,长大后,我依然延续这个模式,结果为此吃了很多苦。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吃得苦中苦,才有我后来的坚持学习和成长。
我们还有着“受害者”的一面,接受来自外界的评判。我们的这一面背负着他人的指责、怪罪和嘲笑。当你违背主流观念时,即使这些主流观念时错误的,你依然会产生恐惧心理。
他人无心的一句话,都会导致我们受伤,这就是受害者情结。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里,放弃自我负责和自我成长。别人对自己的批判,不加思考的纳入自己的信念体系。“我不行”、“我不好”,她才会这样对我。这就是受害者的内心戏码。
我们意识中的价值标准是错的,因为整个观念本就建立在错误之上。我们深以为然的价值观念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谎言,正是因为把谎言信以为真,我们才会受苦受难。
给我们施加伤害最大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原因无他,正是内心的法官、受害者,以及社会主流观念在发挥作用。
孔夫子说君子无可无不可、有为有不为,随心所欲不逾矩,其实就是一种从固有信念中解脱出来的状态。
我们迫切需要别人的接纳和爱,却不愿意接受自己、爱自己。我们越爱自己,就越不会自怨自艾。自怨自艾来自自我否定,而自我否定源自无法达到自己期望中的完美模样。
因此,我们对自己过于完美的期待,就是我们否定自己、排斥自己、排斥他人的根源。怎么办呢?放弃对自我完美的期待吧,接纳真实的自己,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
在所有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关系。你的自我认知、情感、信仰,还有行为准则。这些事物的总和就是你的个性。源自恐惧的关系会耗费我们的心力,源自爱的关系会帮助我们获得能量,所以源自爱的关系才是好的关系。恐惧与控制相伴而来,爱与自由携手而来。
以上讲了这么多扎心的真相,要想从枷锁中解脱出来,就需要不断地自我觉察,自我突破,做真实的特立独行的自己。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大部分人喜欢从众,只有从众才能更好的被群体接纳,这样就会被集体无意识牵着鼻子走。
其次要有勇气对自己固有的信念发出质疑和挑战,基于当下新的环境做出新的决定,而不是靠潜意识自动执行程序。你的程序很多年没升级了,你的性能也早已经被既有程序限制了。
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关爱自己!不自我否定、不自我评判、不自我批评。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和自己的关系,一个人与自己和解了,就与世界和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