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梁启超,中国思想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1873年生,1929年卒。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本文是他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军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地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而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里”“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课文节选了一部分,句式整齐,节奏铿锵,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阐明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二自然段用象征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三自然段直抒胸臆,以饱满的感情赞颂少年中国的“与天不老”,讴歌中国少年的“与国无疆”。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课文句式整齐、感情炽热。一自然段从“智、富、强”到“独立、自由、进步”,再到“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整齐中富有变化,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增强,语势慢慢推动,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振聋发聩,中国少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从心底生出。第二自然段均为四字句,双句押韵,抑扬顿挫,节奏明快,使人不知不觉间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充满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美好希冀。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来推动感情的抒发。第一自然段八句排比一气呵成论述强国富民的责任全在少年。第二自然段运用象征描绘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
“红日初生,其道大光”意思是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意思是黄河潜藏的水爆发出来,势不可挡,浩浩荡荡,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发展无可限量;“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潜龙从深渊一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起,“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意思是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意思是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意思是奇花刚开始孕育蓓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少年中国奋发有为;“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意思是头顶的苍穹天脚踏着大地,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第三自然段直抒胸臆,表达少年中国与天齐受的祝福,以及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的呼唤,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感染力,读后使用心潮澎湃。
日出东方,云海奔腾,江河奔涌,激流澎湃。天地雄浑一体,气象恢弘,波澜壮阔。插图与选文相得益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