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没多久的时候,有个摄影师跟我说一份好工作的三个属性是:“有钱赚,做得开心,能学到东西”。只要满足其中两个这份工作就可以做下去,我觉得很有道理,此后我找工作的标准都按照这个来。
但渐渐的我发现好像也不全然是这样。
曾经有一份工作,一开始做的时候让我觉得“有钱赚,做得开心,能学到东西”都满足了,于是我做了一年,忙忙碌碌的一年后我发现,太忙了,忙到周末不想出门,忙到不想有更多的思考,而另一方面,收入确实也成了瓶颈,领导对我加薪的承诺成了“我要站在他的角度,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的事,即便我做得再好也惘然,因为你做得好所以要让给更有需要的人,说起来也很有道理,但总觉得对自己有点亏欠。而后的日子,能学的东西也渐渐减少,一些事情也让原本快乐的工作变得畸形,收入也没啥太大的变化。
有人可能会说,想加薪想要更多收入的想法太俗。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想“这人怎么只向钱看啊,哪里钱多去哪里”。哈哈!
后来我也发现,收入的成长是很自然的需求,对刚毕业的人来说,更看重的是学习成长,而对于工作了几年后的人来说,考虑的东西也更多了,对未来储蓄的考虑、对结婚生子的考虑、对老人赡养问题的考虑,甚至现在人对于生病的不确定性还要考虑保险和急救金,总之需要钱的理由太多了,“钱”不仅仅成了买点东西的简单需求,更是一份“责任”的考虑,对自己对家人。
后来找工作,我就想找一份收入还可以,又不至于太忙的工作,因为不太忙,所以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成长是自己给的。一开始我也挺担心这样的工作不好找,因为习惯了一个想法,就是“只有忙的工作才是有钱赚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更理想的工作室“只有高效率产出的工作才是有钱赚的”,是不是忙,根本不是必要条件,因为“忙”是相对的,你喜欢的事情做得多一点你觉得不是“忙”是“充实”,你不喜欢的事情,你多做一秒都觉得是“忙”,难道不是吗?下班点来没到就想小跑的你。后来我找到了我想要的工作,一份收入还可以,又不至于太忙的工作,于是我便开始了摄影老师的兼职,开始了益百分的副业。
手里握着一张牌,失去了一定很心痛,但如果我有两张牌、三张牌,那便会坦然一些,而这都是出于你是不是“有闲”,想不想把这个“闲”用起来。
听了太多的人说忙到“没时间、没精力”,但却一直深陷其中而不愿探出头来看看。这个时候真的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还要这样走多久,还能这样走多久”。作为一名80后,我越来越多的听到看到,很多人的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人的家人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负担接踵而来,你能不能承受得住,“你还能这样走多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