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表的时间标记是相对于110分钟的电影而言。
1. (1分钟)开场画面-Opening Image
前两分钟内展现整个影片的基调。包括展示题材、类型、气质。也可以顺便传达时间、地点的信息。
基调:恐怖片中的阴森气氛、商战片中的高楼大厦和步履匆匆的白领等。
时间:明代、民国或90年代。
地点:北方的荒漠或南方的水乡等。
2. (5分钟)呈现主题-Theme Stated
要很明确的带出整个影片的主题,可以给主角出难题,或者将一个问题或概念抛给观众。
教材中明确要通过角色(可以是很次要的角色)用嘴讲出主题,其实关键做到明确点题就可以。
如: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3. (1-10分钟)铺垫/构建-Set-UP
铺垫世界观(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物、主题。
课外解释:前10分钟内要构建出这个世界的规则,展现人物的个性、目标、需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否则观众就会看得云里雾里。
==注:展示人物之间关系即人物要全部完成出场,查理老师没认同这点。==
课外解释:在好莱坞,如果制片方或大明星没在剧本的前10分钟看到鲜明的角色,或明确的目标,就会扔掉剧本。
铺垫世界观就是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就算同样是高中生活背景的故事,世界观也是不同的。
如:一个高三生涯拼死拼活冲刺高考的故事,和一个17、8岁青春烂漫的故事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再夸张点的像日本的那部《热血高校》
这个世界可能是弱肉强食?民不聊生?或者欣欣向荣?要把选定的世界观信息勾勒出来。
如:一个商战的故事可能世界观是‘金钱至上’,那前10分钟就要把这个信息传达出来。
4. (12分钟)推动/转折-Catalyst
即激励事件,12分钟时可以视为激励事件的起点。
课外解释:这里出现第一个故事的转折点,剧情因此向前推进,一定要出现一个打破主人公平静生活的事件。
5. (12-25分钟)挣扎/争执-Debate
12分钟的时候先激励一下,然后产生争执(或拉扯),到25分钟这段就是一直反复拉扯,避免主角一遇到激励就变化过于唐突。
如:养父母虐待孩子,第一次虐待时孩子首先想好好表现讨好养父母(一次动作),结果养父母又冤枉孩子偷钱揍了他一顿,反复之后孩子离家出走。
课外解释:挣扎充分展现主角面对意外,与周围人或自己内心发生争执。
6. (25分钟)第二幕衔接点-Break Into Two
衔接点即变化点,经过12-25分钟强烈的刺激后,人物决定开启过激行为。
过激行为的事件一般比较大,甚至是铤而走险的。所以要营造些仪式感,通过仪式感让观众意识到人物踏上了新征程。
如:离家出走,这里就会有一场披星戴月的戏(雄赳赳气昂昂)。
如:古代的戏,一场男主骑马走进夕阳的画面加上悲怆的音乐。
课外解释:从这里故事进入第二部分,经历了与他人的斗争和内心的挣扎后,主人公找到改变现状的办法。
7. (30分钟)B故事-B-Story
l 关于A,B故事
A故事是表面故事的进展。
如:《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一路上寻找妈妈的整个旅程
B故事是人物内心的旅程(人物弧光,内在的成长)。
如:《小蝌蚪找妈妈》找妈妈是动作,欲望是找到自己身世(或价值),最后可以没找到妈妈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蜕变,就是B故事。在成长和自我价值的体现面前,找没找到妈妈已经不重要了。
tips:A、B故事不是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是外在和内在的关系。
l B故事的起点
前面25分钟人物内心还没有成长(在经受挣扎、拉扯),起点开始人物要有自我的价值认知觉醒了。
如果故事中涉及到情感线(爱情、友情等),人物成长往往伴随着感情,因为成长本身也需要有依托。
如:爱情对象人物出场,或二人萌生出情愫。
课外解释:进入第二阶段后开启另一条轴线,多数是“爱情故事”,或主人公的冒险、传奇从这里开始,在B故事线中,主人公的性格和环境要和第一段故事有巨大的反差,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被渐渐袒露出来,观众能看到主人公的另一面,或对之前提出的问题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