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诗

作者: 50359a0705ab | 来源:发表于2018-07-11 04:32 被阅读45次

          从2007年的那一年开始,写的第一首诗,一直到我初中毕业,到今天为止,我也没有放弃这个爱好。算起来十多年了。

        当然,我现在回头看我以前写过的诗,它们真心的差。那时候我是不太懂诗词格律的,就连基本的韵脚我都没摸清,现在仍然写不好,只粗略的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就用诗词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

        没想到,一晃10多年了,我跟我的诗一起突然就老了,它们现在跟我一样的孤独和迷茫阿!我无数次问自己,文学是什么,诗是什么?可是我没有人给出这个答案。可能许许多多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也会和我一样的质疑。你说这么个虚假的东西,它怎么让那么多人都执迷于此呢。

          10多天以前,我去宝安参加了一次文学沙龙对白,被请到的嘉宾是人民文学的主编徐坤和写《潜伏》的作家龙一,在当时,也有人问了他们这个问题,那人他问龙一老师:“你说人都是要死的,可人死了以后吧,这写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呢?”

        龙一老师当时他说:“每一个文人,他在写作的过程中,都会想这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可能怀疑自己,我自己也经常这样想”最后,他把这个话题拉的很长,我也没有看出来他最终得出结论是什么?

          我今天仍然在怀疑这个,我怀疑诗歌、怀疑文学,怀疑跟它们有关的一切。我的怀疑不是来自于空穴来风,也不是来自生性多疑,而是来自现实带给我的虚妄感。在现实中,我不能说自己是写诗的,也不能说我是读诗的,和爱诗的,我要是跟他们说,他们都会以为我是神经病。

        有一次,我的诗让一个朋友给看见了,于是他每次见到我,都调侃我,他说我是什么大诗人。我笑而不语,只觉得他们太庸俗,一个天天研究游戏的人,要跟我来谈诗歌,我怎么能把这个道理给讲清楚呢?所以我觉得最高明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用讲。可是后来他们在调侃我的时候,还非得跟我讨论一下这个话题,于是我们就诗歌展开了一场论战。

        毫无疑问,诗歌被他们全盘否决。他们认为诗歌应该像徐志摩,像《再别康桥》《让我们荡起双桨》那样儿的,我写的那些连字都不算。他说这话的时候我看的出他们从来没有看过一本诗集,因为就连海子、顾城、余秀华、北岛、食指、欧阳江河等等这样的大诗人的诗都被他们给统一抹杀了,我就算再写100年,也无法给诗歌正名。而给我说这话的人,它不仅包含文学以外的人,它也包含了我们写传统文章的人。

        我后来就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的诗歌只能在诗歌内部圈流传,而不能被文学以外的人接纳呢?许多人都以为诗歌是美文,是那种文本看起来很清灵毓秀的,可是只有真正写诗的人知道,那样的文字实际上毫无内容,只能算花瓶。可是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又是怎么造成的?

        我后来分析到,这实际上与两个方面有关,第一个是由诗歌本身的替更造成的,因为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的北大教授胡适率先写的现代诗,后来如徐志摩、鲁迅、闻一多、郭沫若等也开始了诗歌的历程,但由于现代诗和古诗的差异不同,他们在这场诗歌的变革中开始分流分派,据我目前翻看的资料,诗歌至少得有好几十种不同的流派,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新月派和朦胧派,新月派它主张诗歌要有格律和韵味,而朦胧派它主张诗歌要隐晦委婉。当然,还有其他诸多的主张,以至于诗歌原来是一家人,就变成了千家万户,一些写诗著名一点的人就开始自立门派,各执一说。

        其二,它跟读者的阅历有一定的关系。有许许多多的文学以外的人,他们也没读过多少诗,就是语文教材流传下来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星星之火》《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及一些耳熟能详的。其实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这些诗歌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上个世纪,而上个世纪末诗歌的印象一直到留在今天的人的脑海里,以至于很多人一说起诗就想起《再别康桥》,于是就以为所有的诗都应该像《再别康桥》,可是他们不知道徐志摩也写过《生活》《黄鹂》《雪花的快乐》《变与不变》《情死》《这年头活得不易》等等。那么,我想诗歌不被接纳的原因,有一部分是上个世纪的代表作代表了今天的诗歌特征。

        另外,诗歌不仅不被文学之外的人所接纳,它同样也不被诗人内部的人所接纳。这诗歌内部的人,所指的就是写诗的人。而这写诗的人,我总结了一下,他们的风格大致有以下几种:1,传统风格的,写格律诗的,韵脚诗的。2,写朦胧诗的,言辞隐晦,极其难懂的。3,枕美类型的,文笔轻灵的。4,故事诗,纯白话诗。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而这些不同类型的诗人,几乎互相排斥,相互批判,而互不认可对方是人间正道。

        今天写诗的这些人,已经没人再说流派。但诗歌的流派,从这些写出来的诗歌里依然清晰可见,但诗歌纵然千变万化,它总得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要言之有物,目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就是写诗要隐晦,不能横铺直述,所以目前的诗歌市场,其主要还是被朦胧诗占领。

          可是朦胧诗,也只是在诗歌界里被认可,在外界看来这仍然不是诗。我曾经把一篇顾城的诗,给一些写旧体诗的朋友看,他非常反感,矢口否认。

        这不得不让我对诗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诗人们的悲哀?如果是时代的悲哀,那就真是伊莎说的那样:饿死他,狗日的诗人。如果是诗人的悲哀,诗人们应该好好自省,诗歌它不应该只是诗歌界内部的一个产物,它是需要被正名,需要被流传,需要被社会广为认知,是需要被学习,更需要一个比较笼统的规则去统一,毕竟现代诗的历程,已经快百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以为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sc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