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是统编教材六上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四篇课文,前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后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本单元选用一组与其相关的文章,旨在通过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展现鲁迅的形象,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
教学前,我设计了单元预学单,在学习单中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本单元四篇课文你分别读了多少遍?设置目的:让孩子通读整个单元的课文,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2)你读懂了哪些课文?请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没读懂的课文有哪些?谈谈你没读懂的原因。设置目的:从单元整体出发,了解孩子学习的难点,为课文教学做好起点准备。
从统计结果看,大部分孩子觉得《好的故事》这篇文章比较难懂,主要表现在:(1)课文读不懂,表现在字词、以及有的句子读起来拗口。(2)标题是“好的故事”,“故事”是什么?(3)故事可以说是有趣的故事,怎么能说是美丽、幽雅的?(4)鲁迅先生写什么呢?有点绕。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课前告知课文较难,反而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为课堂上的轻松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我对孩子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今后多给孩子们创造挑战的机会,让他们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自然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在于,我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过于冗长和啰嗦,总觉得学生还可以理解得更好,回答还可以更完善,于是变成了带着学生“绕圈子”,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展示,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只引导就行,在这方面,我仍需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