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了几篇热文,在微博开始有了点人气,陆续就有人私信我问一些问题。昨天晚上就收到一条,大致是这么说的:我是一个读初二的女生,梦想是去韩国当练习生然后出道,我现在纠结的是,如果辍学去韩国做了几年练习生,最后还是没出道,到时候学业也耽误了怎么办。我回复她:做一件事,先问自己喜不喜欢,喜欢的话,尽力去做,就够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只能做到谋事,但愿天遂人愿,祝你好运。
我向来有发朋友圈的习惯,于是P掉女生头像和名字,下意识将这段对话发到了朋友圈。然后我的朋友圈就炸了。有人说这么小的女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喜欢不喜欢,有人说这世上很多事并非努力了就能成功,甚至还有人说我这么回复无异害了她。总之,各种唱反调。
一时间,我懵了,我不懂了,我想不到都什么年代了竟还有人抱着如此守旧的观念。一个人有梦想,然后去追逐,去努力奋斗,这不是一件自然而然毋庸置疑的事吗?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不明白,在梦想面前畏首畏尾,犹疑不决。不仅自己没梦想,还劝那些有梦想的人不要去追逐,这大脑是什么构造啊?
是的,我承认,这世上很多事并非努力了就能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啊。大好青春的时候,你不去努力奋斗,不去多做尝试,难道等着年老了什么都做不了了,把肠子悔青,守着梦想的骨灰过日子吗?
我也承认,年纪轻轻或许并不知道什么叫喜欢,什么叫不喜欢,但你不去做,永远会有这种疑虑,消除疑虑的唯一办法就是身体力行。一道菜看上去是美味佳肴,你不举筷,永远不知道它究竟佳不佳肴,不是吗?
我同样承认,如果一心为梦想奋斗,最后梦想没有实现,看上去似乎浪费了为梦想奋斗的时间。但事实果真如此么?站在十字路口犹豫不决好,还是干脆选择一条路去走好?此路不通?那就成功排除了这条路,换一条路再走啊。要知道,在我们的人生里,做任何一种选择,你都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我始终坚信一句话,没有所谓正确的选择,只有努力让选择变得正确。
高三的时候,我的梦想是考北大。有同学听说了,就揶揄我:哎呀,那我可要跟着沾光了,以后就能对别人说我有一个北大的同学了。
四年前,我立志写作,开始零零散散写一些小文章。有朋友读了就打趣说:意见我就不发表了,总之呢,你开心就好。
因为喜欢摄影,梦想有天办自己的摄影展。今年三月份,我终于下定决心,拿出攒了半年的积蓄买了一部相机,有事没事就出去拍照。有天,我亲耳听到一个路人说:拍拍拍,到处拍,装什么文艺青年。
是的,最终我没有考取北大,至于写作,迄今我也只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过少量豆腐块,摄影呢,说到底不过自娱自乐。但是,那又怎样呢?我没有考取北大,但我为考取北大而付出的努力永远都在记忆深处闪着光,我没有成为一个作家,但我勤奋写作的每一天都是精彩纷呈的一天,同样,我也不敢说自己能成为一名摄影师,但成为摄影师的念头,让我每拍一张照片都格外认真。怀抱梦想,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让我活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人,这才是梦想最本质的意义。
那些以为梦想单单就是用来实现的人,不好意思,你玷污了梦想的神圣。
那些以为梦想实现不了就是loser的人,很抱歉,你不配拥有梦想,甚至连谈论都不配。
之前看中国好声音,总有人在我耳边说,好讨厌汪峰问选手的那句“你的梦想是什么”,动不动就扯梦想,装什么逼。我反倒觉得很正常,没有什么装不装。不要说在唱歌比赛的舞台上,就算下了舞台,回归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问出这句话,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甚至就像“早上好”“吃饭了没有”“刚下班吗”一样自然。为什么?因为你是一个人,是人就要有梦想。
没错,梦想是检验人与动物的唯一标准。问问自己,一天当中,除了吃喝拉撒睡,你还有没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如果没有,那你只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动物。有些读者讨厌“鸡汤文”,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没有梦想,浑浑噩噩,又不想被人戳破,宁愿一辈子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对着一头昏昏欲睡的懒猪谈奔跑的意义,谈追逐梦想的价值,它不讨厌你才怪。
博尔赫斯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同样适用于梦想。怀抱梦想,为实现梦想呕心沥血,作为一个人,这让我感到心安。
众所周知,关于梦想,马云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而我想说,你之所以要有梦想,归根结底,不是因为它“万一实现了呢”,而仅仅因为,你是一个人。
你是人吗?是人就要有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