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弟弟一家,一大早开车去他丈母娘家了。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他老丈人是山东高密那边的,今年73岁,按照当地的风俗,初三当天给老人过生日,而不是生日当天,大概是图个吉利,所以他们驱车9个小时赶回去。
弟弟他们一家走后,家里立即就没乐趣了。少了小孩子的吵吵闹闹,便没了生气;少了我弟弟吆喝,似乎也没了热闹;也开始了吃剩菜剩饭的日子。
不过妈妈过年的工作任务也算完成了,可以歇息歇息,现在正躺在炕上打呼噜。
一直想着趁弟弟在家,和父母把以后养老的事情聊聊,听听他们的意见,结果也一直没找到机会。
今天上午和妈妈聊天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她沟通了一下。她总是说:“我们现在还能动弹,不用你们管……”巴拉巴拉一堆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我实在是没办法,说:“有些事情要提前计划的,不是让你现在就去,你是不是也得提前琢磨琢磨,想一想怎么样更好。家里的地不种的话,怎么办?是不是要趁自己能动弹的时候,先熟悉了解一下城里的环境。如果不能动弹了再去,那你心里舒服吗?不能动弹了看人脸色,不觉得可怜吗?今年一年在老家,明年我爸不工作了,你们冬天去城里,夏天回来避暑,神仙般的日子。想想多美的日子,多让人羡慕。”我开始采用各种“威逼利诱”战术了。
在她的内心,还是认为投靠子女,不能和子女一起住,要有自己的房子。她总觉得租房子是没有安全感的。
我说不是不买,是看什么机会买?至少在买房子前,我们可以租,我又给他算了一笔账。
看她的表情,应该还是很欣慰的。
在农村,对于赡养老人也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说法。
比如邻村的一个老太太,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也不经常去看望,小地方的敬老院管理也不到位,老人被虐都没人问。所以在老家,会认为把父母送到敬老院是不孝顺。
还有一家有5个孩子,兄弟姐妹一家一个月的轮,老太太每个月都要搬家,这也是不孝顺的。
什么不能去女儿家养老,那家是女婿的,不是女儿的家。还有一个什么规矩 ,我给忘记了。
越是贫瘠,越是偏执,越是规矩多。
我说:“不能去女儿家养老,没有儿子的养老怎么办?你看看女儿养老的,父母各个都开心,你看看儿子养老的,什么样的没有。别给自己设规矩,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开心怎么来。”
我能看出来她虽然欣慰,但是还是希望儿子养老,因为脸面上有光。
这么多年不断的给父母灌输的一些观念,在这一刻还是起了一些作用。
邻居家叔叔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今年让他们去过春节(其实就是拿春节做借口,让老人过去住一段时间),这老两口以家里养的鸡,猫、还有两筐地瓜为借口不去。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我能够理解他们,去了孩子家再回自己家的那种短暂相聚,于他们来说是需要心理适应的,在他们眼里这属于“折腾”。甚至再回家的时候,会带着那么一丝的失落,这或许更让人难以接受。
不折腾才是他们最想要的心安、平顺。
我是一个做任何事情,一旦想清楚能承担的最坏的结果,我便好不犹豫的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做;
这方面弟弟和我完全不一样,一点也不像我。我应该当哥哥,他当妹妹比较合适。
初二拜财神,祝大家财源滚滚,行大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