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大名了,但却一直没有读过他的作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当时我正热衷于阅读弗兰茨·卡夫卡的文字,就看到这样的评价说,卡夫卡和博尔赫斯是诺贝尔文学奖王冠上的两颗遗珠。能与卡夫卡并肩,这让我对博尔赫斯很感兴趣,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我仍没有翻阅过他的作品,听说他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篇幅都不长,但我却很少在杂志或一些评论文章上见到博尔赫斯的作品,甚至是他的大名提起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秋雨连绵,一直下个不停,翻看诗集,又读到了博尔赫斯的这首小诗,很多年来我只读过博尔赫斯的这首诗歌,其它的文字,一概不知,而我又是如此喜欢这首小诗,因此每每翻看手头的这本诗集,总会把它读上一遍:
《雨》
黄昏突然明亮,
只因下起细雨,
刚刚落下抑或早已开始,
下雨,这无疑是回忆过去的机遇。
倾听雨声簌簌,
忆起那幸运的时刻,
一种称之为玫瑰的花儿
向你显示红中最奇妙的色彩。
这场雨把玻璃窗蒙得昏昏暗暗,
使万物失去了边际,
蔓上的黑色葡萄也若明若暗。
庭院消失了,
雨涟涟的黄昏给我带来最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没有死,他回来了,是他的声音。
这首诗歌总共三个译本,而我独爱陈光孚的这个译本,也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但经过比较之后还是觉得这个译本好,它简练、低沉而又不失意境悠深。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分为四个小节,“黄昏突然明亮,只因下起细雨”,首句便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样的写法有一种写小说的意味,设置悬念,迅疾又给出原因,仅仅是两句便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效果。诗人坐在书房里,也可能此时已起身来到窗前,他不确定雨是何时已经下了起来,但雨无疑是勾引起回忆往事最好的景物。倾听着簌簌的雨声,诗人的思绪回到了过去,忆起了幸运的美好的往事,究竟是什么样的往事,诗人并未说明,而是紧接着出现了鲜红玫瑰的意象。博尔赫斯从小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成长过程中深受西方文明教育的影响,玫瑰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爱情,因此第二小节是诗人由雨回忆起青年时期的一段爱情。博尔赫斯的婚恋生活十分不乐观,他大半生都过着一种单身的生活,直到六十九岁才与米利安小姐结婚,婚姻仅维持四年就匆匆结束。诗人在去世的前一年与自己的秘书相恋并结婚,两人彼此相处的很好。对于诗人迟迟不婚的原因,目前最有力的解释是诗人青年时期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后因战争爆发的原因而中断,诗人于是发誓终生不婚。
第三节诗人从往事的美好回忆中回到了现实,雨使整个天空昏昏暗暗,玻璃模糊一片。“这场雨把玻璃窗蒙得昏昏暗暗,使万物失去了边际”,我们应该学习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学习他是如何通过简练的笔法、利用恰当的意象来实现往事与现实之间的转换的。第二节是对美好往事的追忆,第三节前两句把我们拉回到了客观现实,随即天空的昏暗再一次让我们模糊了现实的界限,于是“庭院消失了”,我们的思绪随着诗人的渴望听见了他已逝父亲的声音,这个过渡是如此巧妙自然。在缥缈的思绪中,在无尽的思念中,他听见了自己父亲的声音,完成了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对自己父亲的想念。诗人早年丧母,其成长过程更多是由其父亲陪伴,博尔赫斯的成就与其父亲早年的管教和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与父亲的感情也非常深厚,因此在这样一个值得回忆往事的时节,想起父亲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读诗就像听一首优美的曲子,或忧伤或欢快,或浪漫抑或深沉,你只需要用心去读就可以了,美的感受自然而然会在你内心浮现,越是好的诗越感觉来不得半点分析,一分析,诗味全无。然而美文是需要拿来与大家共同欣赏的,因此简要的介绍与分析也就可以接受的了,希望读者也喜欢这首精美的诗,进而去了解博尔赫斯这位作家中的作家以及他的其它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