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改变是不知不觉到来的,就像大自然的物换星移,到了一定的时候,没人催就来了。
也就是一两天的功夫,我忽然就放下了许多事,心态也跟着平和了很多。
不再纠结于节假日到底回不回农村的家,回就回呗,反正也没啥别的事。父母那边刚刚回去过,也打了几次电话,这个五一假何不就跟老王在那边的家里度过?
五年前他刚刚闲下来的时候,曾经因为没事干影响过身体,那样的日子我也跟着发愁,真有些往事不堪回首的滋味。
2019年,他收拾了老家的房子,开始了经常回农村的生活模式,竟然告别了吃药维持健康的日子,整个人的状态也好了很多。
也正因此,我不再反对他没事就往老家跑。我每天早出晚归的上班,他一个人没着没落的,也怪难受,何况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县城的公园广场在他眼里也根本没法和老家的环境相比。
对于他的老家情怀,我很能理解。虽说公婆都已离世多年,老家也没什么亲人,但他在那里长大,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乡亲,都是他骨子里愿意亲近的因素。
在老家,他按照自己的意愿侍弄着院子里的花草果蔬,然后时不时地和邻里乡亲谝谝闲传,甚至互相开涮,说的是他们从小到大的话,聊的是他们自己能懂的话题,那种惬意舒畅是在县城那边找不到的。
他常说自己是农民,说的时候神情很认真,没有一点矫情的感觉。其实我们谁不是农民呢?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只不过有些人长大后再也回不去了,而他却很自然地就找回了过去的感觉,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他的幸运。
我的内心深处实际也有很深很深的恋乡情结,可是作为一个女人,出嫁多年,经历又有些坎坷,我自己的老家早已成为心里的痛,那种想回却回不去的感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最初他想回老家生活的时候,我是不太支持的。作为半路夫妻,我向往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陪伴,是那种回家后有人等的温暖。可他经常回临县老家的话,每天返回来是不现实的,那就意味着时不时的两地分居。这样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
再说,他的老家我是陌生的,他要是经常回家住的话,我势必免不了与这陌生的地方打交道,最起码节假日的时候,我得随着他回去一下。
然而他说自己没事干闲的发慌,像早几年那样去私立学校带课,感觉太累了,身体吃不消。不回老家的话,难不成每天逛公园瞎溜达,那太没意思了。
最终我妥协了,回去就回去吧,反正我也忙,顾不上他的时候很多,何况业余时间我还想陪着我的文字。
虽说他也顾及到我的感受,周内回老家,周末回县城的家陪我,但他回来后困兽一样的状态实在看着难受,我就不得不做出让步,干脆让他别回来,我周末去老家陪他。
一直认为我自己的适应能力挺强的,不就是他老家吗?我不相信自己就适应不了。然而静下心来想想,我之所以能够妥协,主要原因是从小农村长大的自己,本身也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不太愿意回去,主要是这个老家并不是我自己的老家。
是啊,虽说和他是一家人了,可要在心里接受他的老家,那是另一回事。
不过,最终还是禁不住换一种环境的诱惑,禁不住内心深处对农家生活的怀念,每一次差不多都是自觉自愿地随他回了老家。
为什么用个差不多呢?是因为每次还有那么一丢丢纠结,回去后要面对他作为一个男人的不整洁,灰尘不擦、摆放凌乱……而他竟然说没什么。
于是我得在忙碌一周之后,开车一小时回他在的老家,然后忙不迭地又擦又洗,尽量想创造出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这样我自己心情也好。
可是我毕竟累啊,于是免不了边干活边唠叨,甚至好几次下定决心不再回去,干嘛给自己找不自在。
却最终还是不忍心让他失望,这人其它方面啥都好,宽容、乐观、热爱生活,待我也是真正好,就这不爱收拾整理还振振有词的样子让人生气。
有时候我也生自己的气,既然不喜欢他的凌乱不整洁,为什么还要上赶着回去?我不回去,他周末可不就得回我这里了?
可不知怎的,我竟然发现自己也慢慢地喜欢上了那个家,是那份无拘无束的自在,还是我在那里找到了儿时的感觉?毕竟都是农村,是我从小熟悉的一种环境。
也许都有吧,总之我慢慢不排斥回去了,而且每到周五放学,我都会产生直接驱车赶回去的冲动。
而在这个假期来临之际,我其实是想好好在家休息整理的,毕竟每周回老家,城里的家都乱得不忍目睹了。
却又是只在家待了一晚上半上午,简单收拾之后,就赶回了老家。
也是在回去的路上,望着匆匆而过的人和车,我突然有了一种感动自己的念头: 何不放下所有的执念,与这个相依为命的人平和相待呢?
所有的不满皆是苛责,一切的倔强原只为改变对方,而这本身就是愚蠢的。
仿佛一阵风吹过,瞬间消散了所有的纠结与怅惘,我的心顿时敞亮了许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