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没见时,会笑着期待,在一起了,会舍不得分开。 这就是四个自认为还青春的“中年少女”聚在一起的写照。
普普通通的相聚,却像是在那朴实无华的餐桌上瞬间开出了一朵太阳花,它朝着你笑,给你芬芳,让你都已经经过它了,却还不断在心里回味它美丽的样子。
我不断地想起玲说的,你不要试图让孩子在你面前当透明人,你要接纳孩子的所有的情绪变化,她悲伤也好喜悦也好,都是被允许的。你怕她不开心,这恰恰证明你内心的焦虑。你在教学上那些极好的理念和想法,要试着传播开来,而不能只是埋头做一个勤劳的小蜜蜂……等等等等,每一句话对我而言,都像是在房间的另一面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那里还有着更芬芳的玫瑰。
而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那些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话题,总会引来一个又一个讨论的高潮。我们谈文学,说到毛姆,说到蒋勋,说到对纸质书的执念;我们谈孩子谈教育,琐碎到如何陪伴孩子更好地练琴;我们谈理想谈学习的方向,对方的做法总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鼓舞;我们自拍臭美,不厌其烦地换着角度和位置,每个人都兴致勃勃无比配合;我们发觉自己不再年轻,却更加懂得女人的美不在于外表,更根植于内心……我们的话题那么随意,却从不落空,我们想啥说啥,总能引起回响,只因我们深信,无论你说什么,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会给你最踏实的信任,这大概就是友情的力量吧。
迪是一个外表光鲜的女子,可是她的女儿却和她形成极大反差,她多么妩媚动人,就反衬出她女儿多么假小子跟不修边幅。原来,在她的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她说,因为她从小喜欢穿漂亮衣服,心思就不用在学习上,她特别不愿孩子像她那样,所以她几乎从不给孩子买漂亮衣服。
莹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可她至今却依然得不到父母尤其是妈妈的肯定和赞赏。这是她生命中无法跨越的一个坎。在妈妈眼里,她没饿死都是奇迹,却不知对她在外面把自己的孩子养得白白胖胖,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得活色生香。
玲是一个特别冷静和理性的人。无论情绪变化多么激烈,在她的脸上,你看到的永远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感觉。她很睿智,能一针见血地看出问题所在,她很真诚,总能给你提出最中肯的建议,她很坚强,很少让人分担她的喜怒哀乐。可她其实也有很脆弱的一面,她的内心里也有着澎湃的情绪波澜。她说从小她弟弟的朋友到她家去,谁也不怕,就怕她。他们本来正聊得欢,可只要她一进去,立刻就安静了,她好像天生就有一种气场,让人不得不严肃认真起来。
而我,内心里总觉得女儿的所有不快乐都是我的责任,我是唯一该对她负责的人。所以我心里一直有一种执念,就是希望女儿有什么事都和自己讲,我永远都是她最信任的那个人。
……
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都有自己的执念,然而幸运的是,我们有四个人,这四个人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反光镜,我们畅谈自己,提醒对方,我们从对方的身上不断照见自己警醒自己也提升自己。
迪也许会看到自己的矫枉过正,也许会试着让女儿走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中;莹也许会更理解妈妈的挑剔其实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也许会得不到妈妈的赞许也变得安然并逐渐自信;玲也许会慢慢变得松弛变得随意,变得能更加恣意地表露内心表露情感;我也许会试着接纳孩子的一切,无论孩子悲伤欢乐,都把那看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许都会,也许,还不会……
可那又何妨呢?生命中有人能理解你说的,有人能看见你的生命底色,能发现你的缺点和不足却还能一如既往地爱你,这不就足够了吗?我们不完美,可我们不放弃追求完美的脚步,我们深信,每一次都是一个开始,就这样在路上,我们只能越走越好。
前几天看书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句话,“我认识的女人中,最幸福的往往是那些有闺蜜的人。”我,越来越都相信这一点。我也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闺密们,祝你们永远美到发光!
她她她的美好时光她她她,她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