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阅《墨菲定律》这本书,作者张文成。
镜中我 效应
第一章介绍的是“镜中我 效应”,这是1902年,美国社会学家 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一个心理学理论,说的是: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
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
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
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
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
所决定的。”
怎么理解呢?
这一段话,看起来有点儿复杂,分段开来感觉好理解一点儿,简而言之,概括起来,应该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感觉/观念,是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由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关键点有三个:
和人交往➡️别人的态度➡️自我认知➡️(改变后的自我认知在之后的与人交往中又再一次得到对方的态度,随后又影响了他的自我认知......之后再周而复始的一个循环️)
很多时候,人们常常会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是这个理论是从反方向来提醒人们的,实际上,人对自我的认知/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在和人交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毕竟人是群居动物,没人能够真正脱离社会,完全只跟自己交流沟通。
有趣的例子
书中介绍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火车上一个年轻人自己占据了两个座位睡觉,一个抱小孩的妈妈用一句安慰之语却让年轻人客气地让了座,关键就在于抱小孩的妈妈的话让年轻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改变了,这改变在于抱小孩的妈妈对他行为的善意解读,因而在这相互的作用下,影响了年轻人的心态,最终决定也做一个善良的人来回报对方给他的善意。
了解了这个理论有什么用呢?
理解了这个“镜中我效应”,有助于我们的日常工作沟通。
当我们知道人对自我的认知会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就能理解为什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千万要注意别对孩子贴标签。
如果父母总对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你这孩子绝对不会有出息,你简直无可救药.....之类的负面评论,那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对自己的严重不认可。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通过父母对他的态度,改变了对自己的认知,一个原本自信的孩子极有可能会因为父母给他贴的负面标签从此变得内向自卑?一蹶不振。
所以,“镜中我效应”可以提醒我们不该说的不说。
另外,同样是因为了解到人会因为他人对他的态度而改变自我的认知/观念,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得与人沟通。
日常工作中也许你会碰到这样的场景,一个性格特别、很难说话的同事,一般人跟他合作常常会被怼得气不打一处来。
这时,善于沟通的同事会这么跟他说话,XX您好,这次项目的工程设计方面,还得请您帮着一起把把关,我们都知道您在这方面有着多年优秀的项目经验,这次还得跟您多多请教......
当然,沟通的目的是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而非口头的吹牛拍马,这点必须分清界限),基于对“镜中我效应”的理解,一个友善、尊重的态度会让人更愿意敞开心扉,开启更真诚、高效的双向沟通。
今天的分享到这儿,祝大家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