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在网络某平台上读到一条与毕业有关的报道,题《“蓄谋已久”的感动》,此文叙述了老师用六年时间记录学生样貌变化……从天真无邪到朝气蓬勃,确实是件有意义也是有心了的事,家长会感叹,孩子更会被感动 ,因为孩子已不再是当年才入学时的稚嫩,开始会有感情,这是成熟的标志,而这事又恰与他们有关,所以感动 ,真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味意境。只是——
只是才读这标题“蓄谋已久……”,不由的会产生疑惑 ,当读罢报道便是疑问了,这本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怎么能用“蓄谋已久”?我怕我自己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便查了一下词典,证实我有疑义是对的,“蓄谋已久”是贬义词,通常是用在做坏事上。其实如此褒贬不分是近年来一种较为普遍的现像,如“贡献”,应该是正能量的,值得表彰、推广的,但曾经读到一条新华社的消息说某某研究员研究“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汽车尾气是污染空气的气体,怎么能说是“贡献”?还曾在报纸上读到新闻报道,对洗衣粉、液的使用调查,其中统计出“机洗60.99%,手洗38.2%,正面穿了穿反面0.45%,土豪穿完即弃0.24%”。土豪是谁?旧社会有钱有势的与地主恶霸,即“土豪劣绅”。可见是贬义的,但眼前却在网络用语中甚至在主流媒体被推陈出新,成了有钱人的称呼。
其实如此褒贬不分 的现象,影响了读感还在其次 ,关键是会误人子弟,甚至会颠倒公众对社会现象的认知 。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0246/16af6298d43c27f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