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四十年纪事

作者: 马范桥人 | 来源:发表于2022-11-13 06:43 被阅读0次
装饰一新的北航老主楼

又到了我们班聚会的时候了,2022年,我们大学毕业已经四十年,又是我们八七二一班约定的五年一次聚会之年。

还是在1982年毕业前的“握别晚会”上,我们就曾订下了“20年后我们再相会”的约定,到了2002年毕业20年之际,我们履约参加北航五十年校庆暨8721班毕业二十年聚会后,又定下了每隔五年一聚的续约。2007年7月在上海进行了毕业25年聚会,2012年5月我们又约会在羊城广州,2017年9月在山城重庆是毕业35年的纪念。 2022年10月25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日,今年也是77-78级校友毕业40周年,我们都准备好了到北京母校再相聚。

北京航空学院在1978年3月有77级本科学生571名入学,同年10月又有736名78级本科学生入学,并同在1982年先后毕业,因此82届有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大学生,77-78级的校友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参与者、贡献者和见证者,我们都热切的期待着在北京的庆典和聚会。四十年前我们握手告别,我盼望着四十年后的校园再聚首。

四十年过去了,曾经有过的青春韶华,在历经岁月沧桑之后,如今我们都已经步入了退休的行列,今天相聚只是为了来看看大家,那四年曾经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一段年华。1978年我们因为命运机遇和缘分安排相聚在北航的校园,四年后为了开拓人生而奔走大千世界,待一切尘埃落定,当年的雄心壮志,当年的无限风光,如今都已是过眼云烟。母校向我们发出了回家的邀请,我们的心向往着回归那段青葱岁月同窗情谊,期待着在校园里共同回首往事品味人生。

真的非常无奈,新冠疫情已经三年了,瘟神却迟迟不愿离去,今年的疫情防控形势变的越来越紧张,原来说好了的北京聚会去不了了。母校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母校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虽然我们无法到母校为她庆贺七十华诞,可是我们对母校的感恩和祝福之情必须表达出来。77-78级校友联谊会建议以全体校友名义,为七十周年校庆新装修布展的校史馆序厅认捐大型定制油画:《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这幅油画表现的是周总理以及老一辈领导人为了加速发展中国的航空工业而决定创建北航的历史事件,费用是四十二万元人民币。建议得到了全体校友的积极响应,很快就筹集到了所需的钱款,我们班里能够联系上的同学都做了认捐。

人生如白驹过隙,四十年的时光只是在转瞬之间就悠然而过了。看着微信群里不断发过来的校庆信息,一段段视频,一篇篇回忆,一件件往事,一张张面孔,四十年前的一幅幅画面和场景就像是眼前翻动的旧相册,更像是放映着一部老电影。

1982年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大家都忙着做毕业设计写毕业论文,我因为上学期在南昌实习期间大病一场还未痊愈,病病殃殃的也坚持着和大家一起在忙碌。四年同窗一朝离别,大家都知道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同窗四载情同手足,入学时的22个人,有两个同学因为生病休学,到毕业时就只有20个人了。大家商量着做一些毕业纪念活动,屠平亮是当时的班长,最后的决定是统一给每一个同学做一本毕业相册,开一个毕业晚会。

我们每一个人选出几张自己心仪的照片,还有一些班级集体活动的照片,把底片集中起来统一的扩印。教研室有洗印金相照片的暗室和成套扩印的设备,我们正在做毕业设计的试验,刚好就掌管着暗室的钥匙,每天晚上都去加班扩印照片。同学们又在自己的照片上留下自己的签名,最后汇集成册就成了我们8721班的毕业纪念册。

毕业分配的方案已经出来了,我们的去向主要都是航空部下属的工厂,只有柳玉刚同学考上了庄鸿寿教授的研究生。航空部企业所在的地方大多数都比较偏远,有些企业还地处深山的三线,原来是上海等大城市来的同学都不能回去,国家的分配计划是很难改变的,如果不去就意味着失去学位和工作的机会,国家规定不服从分配退回原籍的毕业生五年之内不允许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录用,参加工作的同学在五年之内也是不允许参加研究生考试,这是一次自己无法决定的人生的转折。

1982年7月5日,我们在首都体育馆参加了首都高等学校毕业生大会,万人体育馆里坐满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至于会议的内容和过程,谁讲了话,说了什么,我一点也记不清了。学校还组织我们毕业生游览了中南海,参观了人民大会堂。记不得北航是否为我们开过毕业典礼大会,不过我们那时候既没有学位服,也没有拿到学位证书,我的学位证书还是毕业后已经工作了才收到的。

7月8日我们8721班的20名同学和702教研室的老师们在一起拍了毕业纪念照,我们住在15楼238 宿舍同寝四年的6个同学还去五道口照相馆拍了合影留念,7月20日全院的七八级同学在北航主楼前一起照了全院毕业生合影,我们七系八七大班108名同学又一起拍了大班毕业合影,离校已经开始了倒计时。

毕业晚会是在我们四号楼的小教室进行的,过去我们都是大班上课,按照课程表的安排在不同的阶梯教室上大课,每个班都没有自己的独立小教室,上自习课也都是自己去找空教室。大概是从三年级开始上专业课了,这才给我们分配了这间小教室。

小教室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握别晚会>几个大大的美术字,这个名字是梁殿清同学提议的,同学们还在周围画上了装饰的花。我们把课桌排成长条桌,每个宿舍都拿出来自己精心准备的菜,虽然都是用我们平时吃饭的搪瓷碗和铝饭盒盛装的,可还是看得出大家在有限的条件下,花了很多心思。大家喝了不少的酒,小魏同学还流着泪朗诵起自己写的诗,最后大家唱起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中唱到:“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歌声中我们激情燃烧,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最后我们定下了“ 二十年后我们再相会 ” 的誓约。

同学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开始离校,我帮着同学们打行李发运包裹去火车站送别先走的同学,真的是依依惜别。为了给班里的两位女同学送行,我还第一次进入了十三号楼女生宿舍,清楚地记得还是在刚入学的时候,我作为班长第一次组织开班会,到女生宿舍找人开会,在门口被管理员阿姨逮住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好像我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那时候北航的女生很少,有些班级连一个女生都没有,全校的女生都住在十三号楼,后来有人称这里为公主楼,只是从那以后的四年里我就再也没有踏上过十三号楼的台阶半步。

我是从农村下乡插队的知青考上大学的,作为班里最年长的大哥,他们的老班长,看着那些比我小很多的学弟学妹,好几个同学只有十六岁就远离家乡父母,千里迢迢来北京求学,那时我就想应该让我们的班级能有家一般的温暖。大学四年里我因为身体一直不好,没有能很好地照顾帮助过他们,现在毕业了,我在心中默默的祝福他们能在人生的路上,努力奋斗,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还清楚的记得,2002年10月25日,我们毕业20周年时在北航校园相聚的热烈场面,现在想起来我们那会儿确实还很年轻。大家热情的交流着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展望着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愿景目标,校庆大会之后,我们全班同学去702教研室看望老师参观实验室,8721的同学在教研室和老师一起召开了一个座谈会,畅谈母校对我们的教育和工作以后的感想,并以8721班的名义宴请了教研室的老师,还从家里请回了已经退休了的老教授,为每一位老师献上了一捧鲜花。

然而我们每一个人毕业后这二十年走的路都是崎岖不平的,大学毕业后工作没几年,就遇上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至暗时刻,每个同学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当时国家为了转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幅度削减了国防建设的投入,没有科研经费,没有新机型研发项目,没有国防装备的订单,生产停摆,员工发不下工资,大量的工厂在军转民的过程中停滞不前,或下岗待业或无事可做,迫使很多同学离开了航空事业。有人考研究生,有人出国求学,有人转行谋职,有人自己创业,还有人在坚守阵地,各自走上了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道路。

那天我们这一群已经步入中年的青年人,徜徉在北航的校园里,走过熟悉的主楼,图书馆,班级教室,荷花池,学校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过我们曾经住过的宿舍楼都还在,十三号女生宿舍楼那是女神的圣地,现在我们男生住过的十五号楼也改成了女生宿舍。我们和宿舍管理的阿姨说我们想进去看看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大概因为我们已经都是一群大叔大妈了,管理员竟然毫无疑义的放我们进去了。我还敲开了238房间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小姑娘,当我们告诉她:二十年前曾在这个房间住过四年,小姑娘惊讶的说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她还请我们走进房间参观了宿舍。

又是一个二十年过去了,除了在国外的同学,我们都已经步入了退休队伍的行列,疫情阻断了我们相聚的脚步,可是我们的心还在一起。那天班里的同学在班群里围绕着一张当年全院82届本科毕业生合影寻找自己的身影,在近千人的合影照片中找到自己的身姿靓影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翻拍的电子照片像素也不是很高,而且许多同学没有和自己班的同学站在一起,四十年来的风霜雨雪早就把人打磨的变了形。大家一个一个的寻找,一个一个的辨认,每找到一个同学就会引起一片惊叹声,终于把我们8721班的20名同学全部找出来了,大家好高兴啊。看着当年青涩,不谙世事的脸庞,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身影,不由的感叹青春短暂,只是弹指一挥间,都已过花甲之年,岁月流金,我们虽然远隔着千里万里,但从未离散,如今我们阅尽沧桑,夕阳正红。

相关文章

  • 毕业四十年纪事

    又到了我们班聚会的时候了,2022年,我们大学毕业已经四十年,又是我们八七二一班约定的五年一次聚会之年。 还是在1...

  • 《吴江庚辛纪事》为王元榜所作(简庐日记20180504)

    网络搜索,查得1956年第6期《厂历史研究》曾刊发朱子爽《吴江庚辛纪事与庚癸纪事作者考》,经作者考证,纪事作者为倦...

  • 2021-09-29

    明史纪事本末 四十二 十五年正月,大计天下吏。上召马文升至暖阁,谕之曰:“天下 觐吏毕集,卿其用心采访,毋纵毋枉,...

  • 2021-09-01孙连长 —我的

    孙连长 —我的北洞渠纪事 一九九七年的夏天,我初中毕业,升入岩城县高级中学。九七年的岩城高中可不像现...

  • 域外纪事:毕业季

    【“其实,我们的起点很低,爷爷那辈上还是农民,轮到你就进了省城,而到了我这儿,就能出国上学,并有机会读公费的博士,...

  • 守心望远

    坚守赤诚初心,展望无垠远方。 今天是二零一六年最后一天,与你相遇的第五千六百四十天。 以年纪事是一件很美的事情,说...

  • 品读唐诗背后的故事:推荐6本书

    1.《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收集唐代300年间诗文、杂说、传记、遗史、碑志、石刻等。共收诗人1150家,唐人诗集...

  • 虚构

    说有一个男人,年过四十终于开办了自己的会计事务所。奋斗到这个年纪事业有成,家庭在此之前完全没能顾及到。于是他就去相...

  • 复古写真 摄影师 贰木纪事

    复古写真 摄影师 贰木纪事 复古写真 摄影师 贰木纪事

  • 周末纪事五

    周末纪事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业四十年纪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fs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