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奶算是我们村最长寿的老人了。去年她去世时己尽百岁。没有人知道她确切的年龄,也包括她自己。她没有娘家,更别提娘家人了,婆家也没有亲人,真正的孤寡老人。
在我印象中,她脸上始终漾溢着笑容,毫无造作纯净的笑。任何的苦难也抹不去的笑容。
她像一株静静地长在路边桂树,自开自落,从不张扬,只飘散着淡淡的幽香!
这不是那种对人有期许,有想法,无任何欲望而平静的笑。看上去就让人有亲近感的笑容,是那种与生俱来的笑容。如果有人能画得出来,恐怕和蒙娜丽莎有的一比。
我的印象中,她满脸的皱纹,一褶一褶的皱纹,那褶皱里隐蔵着很多很多的故事,有很多只有她一个人知道的故事!
1
营奶出生在一个多孩的家庭,父母由于无力抚养,很小就将她送人了。所以她对亲生父母没有什么印象。第一对养父母为人良善,和霭。从来没有吵过骂过她,那时她上面有一个哥哥,日子虽然困难,生活还是很开心,营奶过上了几年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在她四岁那年,那对父母生了一个孩子。她开始照顾养父母家的小孩了。
后来那对养父母又接二连三的添孩子,实在无力抚养了。亲生的孩子不舍得送人,就把她半卖半送给了一家只有一个男孩的人家。
这家人收留她,也只是想将来给儿子找个媳妇。
营奶小时侯应该是个美人胚子,樱桃口,嘤嘤燕语,一说话脸上漾出两酒窝,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着水灵。她从小没有真正得到过父母亲人疼爱,流离失所,她所表现出来的只有顺从,听话,为了生存下来,在她小小的心灵里,时刻都有危机感。说白了就是逆来顺受!
这一对养父母,确切地说是公婆对营奶很是差劲。能干的不能干的活都强加给她稚嫩的双肩。洗衣做饭,喂猪喂羊,上地干活,还要照顾她那个调皮的未来小丈夫。稍有差错,便遭来一顿打。
用她公婆的话说,这媳妇儿从小就得调教着,免得将来管不住。为了生存,营奶只有强咬着牙,有泪往肚子里咽,面带微笑的承受着这一切。
不然她又能怎样呢?不足十岁个孩子,除了命运给她安排的家,那以外都是陌生的,对她来说是恐惧的,当时社会兵荒马乱的,饥饿而死的孩子大有人在,她也只能忍受着。
看父母都那样对待小营奶,她那小丈夫也学着父母样子,撒泼似的欺负着他未来的媳妇。如果营奶稍加反抗,便遭来公婆的一顿毒打,临了那个小男人还再来上两脚。这时他妈会在后面拍手叫好:对,媳妇儿就是这样教育的!
这时,如果营奶的公公稍加发愣,婆婆便会杏眼一翻:你看什么看,没你什么事,该干嘛干嘛去,你还准备翻天呢?
这样的日子驴打滚似的一直翻腾到营奶十八岁。那年,她生下了此生她唯一的亲人——儿子。这以后的三年,那家人对她稍微好点,有些母凭子贵的感觉。
当时营奶也不敢稍有懈怠,地里,家中全凭她打理,不然便会招来一臭骂。搂着儿子,营奶心中充满希望,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她发誓一定要给他一个美好的童年。
2
可是,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她那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的小丈夫在她们儿子三岁时,一病不起,最后一命呜呼!
婆婆哭得死去活来,最后将气撒在了同样悲痛欲绝的营奶身上,手指营奶破口大骂:都是你个扫把星,剋死了我儿子。好好的一个家被你仿得支离破碎,你滚,滚出这个家门去。
营奶错鄂:这也是我的错吗?她无力抗争,公婆也不给她申辩的机会。他们本想将小孙子夺下,但小孩哭着要妈妈,他奶奶一拦他,小孩竟咬了奶奶一口,气得老太婆劈脸一巴掌,指着营奶娘俩:滚,都给我滚,永远别让我看见。
将营奶及孩子推出门外,“咣当!”关上了大门。
营奶看着生活了多年的家,心中苦辣酸甜五味杂陈。这儿虽然没有温暖,没有关爱,但自己在这儿长大成人,并有了一个娇儿。这一切都是这个家给的,值得她留恋!
在这儿她受尽了苦痛,起早贪黑地干,换来的只是打与骂,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承受,终于这种日子都过去了,她自由了。可是,面对茫茫尘世,她无亲无故,就是一枚落叶,随风飘零,两眼一抹黑,她不知飘向何方。
她抱起小儿子,加入了乞讨大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力让儿子少受苦,她遭受什么罪都行!
可是那时,饥荒遍地,又有几家有余粮?营奶一路行乞,就来在我们这儿。
当时,她儿子发高烧,己奄奄一息。她抱着儿子,三步并做两步,跪爬到大夫面前,她乞求好心的行医大夫给儿子治病。
好心的大夫看着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的孩子,对她说,你带着孩子一路讨饭,也不是个事啊,这会儿我给你的孩子治住了病,但孩子也得将养几天才能康复。你一个妇道人室居无定所,孩子根本受不了,不如我给你介绍个人家,你们安顿下来吧,对你对孩子都好。
这样,那个叫刘营的人便走进了营奶的生活。
3
刘营此人,父母去逝较早,也是在社会的染缸中混大的。生逢乱世,难免学些恶习,偷啊抢的匪里匪气的。
那大夫是看着刘营长大的,觉得他本质不坏,如果给他一个温暖的家,人就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成了好人了。想着一举两得,安顿了营奶母子,也挽救了刘营。
但刘营积习难返,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毛病,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他对营奶倒是没什么说的,但对拖油瓶倒是大为不满,觉得说出去丢他的人。
他暗暗和人商量,要把孩子卖掉。营奶苦苦哀求刘营,刘营发下狠话:不卖也行,你把他送人,不然……
刘营将长发往脑后一拔拉,像条恶狗:我给你弄死。营奶拉着儿子要走:这家我不呆了,行吧!
刘营将手一伸,拦住了去路:你进来容易,想走,门都没有。我给你两条路,将你儿送人,你老实在家呆着。不然,哼哼……
刘营将藏匿的匕首亮了亮:你们娘俩都得玩完。
营奶一下懵了,遇见强盗了,看着瑟瑟发抖的孩子,她完全没了主意。
孩子是她的命根子,她紧紧地抱住儿子,儿子也吓得大哭!儿子的哭声惊醒了营奶:与其让孩子跟着自己担惊受怕,颠沛流离,还不如给他找一个好的归宿,找一户善良的无孩的人家送给他们,让孩子有个安稳的家!
当孩子送出去的那一刻,营奶的心被孩子嘶哑的哭声撕拆得七零八落,有好几回都想扑过去要回儿子,但她不能,她知道,儿子跟着她,只能受苦。多年以后,儿子的哭声依然在她耳畔回荡,令她心如刀割,她有恨,也不知该恨谁!
恨面前的刘营吗?是他给了自己一个安稳的家,使自己结束了乞讨生活。可是他又生生拆散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儿子,看着别人生生抱走可怜的孩子,自己却无能为力,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和血吞。
不知孩子此去,会不会走回自己的老路。在养父母那里能适应吗?他们会打孩子吗?会吃饱饭吗?想妈妈了怎么办?衣服烂了,能穿暖和吗?一切的一切,如一根根棍棒向她砸来,营奶晕倒在地。
4
当一切归于平静,营奶开始了新的生活。她的脸上只有微笑,一种淡淡的,如远处飘过的一丝桂花的芬芳,而这缕芳香的背后是怎样残酷的环境,怎样的无助,只有营奶那滴血的心知晓。
刘营也确实想和营奶好好过日子,给她弄来吃的,穿的。营奶知道这些东西来路不正,苦苦相劝刘营回归正道。
刘营狼眼一瞪:跟着我有你吃的有你喝的,敢管老子,小心我扒你的皮!
营奶不再过问刘营的事,她知道多说无益,说了也白说。日子就在这种担惊受怕,和对儿子苦苦思念中度过。
几个月后,刘营又在一个月黑风高中外出,从此再无消息。
营奶也偷偷去看过她的孩子,孩子的养父母将他照顾得很好,营奶的一颗心才算放下!
孩子也曾回来找过营奶,母子抱头痛哭:妈,我不回去了,我要跟着你。反正那个男人也回不来了。
看着泪眼婆娑的儿子,营奶用衣袖擦去孩子脸上的泪水:孩子,不是妈不想你。既然咱答应你那对父母,咱就要守信用,好好孝敬他们,给他们养老送终。再说了妈也没有本事给你一个好的将来。
营奶领着孩子又送回了他养父母那里,并告诉孩子,以后不要偷偷的跑出去,让父母挂怀!妈妈会经常来看你的。孩子懂事的点着头,眼泪止不住的流。
此后,营奶站在村口,遥望孩子的方向久久凝望,脸上漾溢着淡淡的笑意,似嗔似痴!如一株风吹不动雨打不垮的石雕。这一望就是几十年,营奶由青春年少,到老态龙钟的营奶。
她守寡七十多年,与其说是为了刘营,倒不如说是为了她的孩子,孩子能找到她,她能偷偷的看看孩子。这也是她此生最大的心愿。
5
孩子的养父母去世后,多次要将营奶搬去养老。营奶坚决不去:孩子,我把你送人了,小时没照顾你,我也不让你给我养老。
国家政策好,村里照顾的都挺好,啥都不缺,你不用挂念我!
说着,她脸上又溢出淡淡的笑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