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晋败楚鄢陵筮例与秦简《归藏》复卦的关系】
《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吕锜梦射月,中之,退入于泥。占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射而中之,退入于泥,亦必死矣。”及战,射共王,中目。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以一矢复命。
【大意】
六月,晋、楚两军在鄢陵相遇。……晋厉公占筮。史官说:“吉祥。筮得《复》卦,卦辞说:‘南方的国家局促,射它的国王,箭头中目。’国家局促,国王受伤,不失败,还等待什么?”晋厉公听从了。……吕锜梦见自己射月亮,射中,自己却退进了泥塘里。占卜,说:“姬姓,是太阳;异姓,是月亮,这一定是楚共王了。射中了他,自己又退进泥里,就一定会战死。”等到作战时,吕锜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楚王召唤养由基,给他两支箭,让他射吕锜。结果射中吕锜的脖子,伏在弓套上死了。养由基拿了剩下的一支向楚共王复命。
【集注】
杜预注:“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此卜者辞也。复,阳长之卦。阳气起子,南行推阴,故曰南国蹙也。南国势蹙,离受其咎。离为诸侯,又为目,阳气激南,飞矢之象。故曰:“射其元王,中厥目。”
孔颖达[疏]正义曰:此实筮也,而言卜者,卜筮通言耳。此既不用《周易》,而别为之辞,盖卜筮之书,更有此类,筮者据而言耳。服虔以为阳气触地射出,为射之象,杜以阳气激南,为飞矢之象,二者无所依凭,各以意说,得失终于无验,是非无以可明。今以杜言离为诸侯者,案《礼器》云:“大明生于东,君西酌牺象。”郑玄云:“象日出东方而西行也。”《诗·邶·柏舟》郑笺云:“日,君象也。”《说卦》:“离为日。”故为诸侯。
【解读】
震为射:解卦上六爻辞“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小过卦六五爻辞“公弋取彼在穴”,弋,缴射也。上卦为震,震为射也。
复卦上坤,按《连山》《易本命》取象,乾为日,坤为月。复卦上坤为月,下震为射,故吕锜梦射月。乾为日为君,周天子姬姓,晋国亦姬姓。坤为月,必异姓楚王也。
离得坤中爻,故可借用离象(坤为腹,离为大腹,此借象之证),此处使用借象要结合复卦冬至这一天太阳南至而返北的背景。《玉烛宝典》卷五引《归藏易》:“离处彼南方,与日月同鄕。”(可能是《归藏·齐母经》)坤卦借离象,离为南为目,故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
那为什么吕锜梦到“射而中之”,又自己“退入于泥,亦必死矣”?盖复卦有反复之义也。卜筮乃“感而遂通”,吕锜之梦亦“感而遂通”,故象如一。
这段卦辞不见于《周易》,取象兼用古卦象,可能出自当时流传的《连山》《归藏》或其它筮书,而与《归藏》歌谣式繇辞非常接近。
秦简《归藏》:
复曰:昔者陼王卜复白雉……
李守力按:
陼(zhǔ)王,陼与楚音近(陼鱼部章纽,楚鱼部初纽),故陼王即楚王,泛指南国。
白雉就是白色的野鸡。白雉是南方诸侯进献中原朝廷的珍贵贡品。
《后汉书》:“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越裳重译而献白雉。”
《竹书纪年》:“献白雉于周公。”
《竹书纪年》:“昭王之季,荆人卑词致于王曰:愿献白雉。昭王信之而巡,遂遇害……献白雉正南巡事。”
屈原《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
《东观汉记》:“章帝元和元年日,南献白雉、白犀。”
晋·葛洪《抱朴子》:“白雉有种,南越尤多。”
陼王即南国,白雉也象征南国,秦简《归藏·复卦》与《左传》复卦卦辞属于同一母题。
卦辞“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只有按《复卦·大象传》“至日闭关”才能解释通。复卦为冬至,冬至日南至而北返,故曰“南国蹙”。《大象传》为《连山易》遗存,《归藏》多沿袭《连山》,故该卦辞是《连山》《归藏》的通用卦辞。
陼王即南国楚王,而且“雉”、“南国”、“目”、“射”都是离卦的象,《说卦传》离为日、为目、为南方、为雉、为戈兵。秦简《归藏》复卦“昔者陼王卜复白雉……”与“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关系密切。
《周易》复卦上六爻辞:“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显然与古《易》有继承关系。眚,本义为眼睛生翳,似与“中厥目”有关,“以其国,君凶”似与“南国蹙,射其元王”有关。
晋国史官和郑国游吉用复卦推断楚国命运,很可能是基于《连山》《归藏》复卦以南国为主题的传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