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结束,年也就过完了
随着元宵节的结束,鸡年的春节就算正式过完了。长大了的自己,并不如小时候那样期盼过年。现在的过年,也不去小时候年味十足。所以完了也就完了,没有太大的留恋,只有感慨:时间过得真特么快。
小时候的过年,真的是一年之中最幸福的一段时间。因为终于可以有很长的假期了,终于可以长时间都吃的很丰盛了,终于可以挣到很多压岁钱了,终于可以买新衣服了。对于孩子来说,值得开心的事情也就这么多,小孩子也很容易开心。
长大了,也可能是经济条件上去了。平时吃的也都还不错,穿的也挺凑合,钱不多也够花。也不如以前那样期盼了,也可能是一次春节,年龄增加一岁。年龄增加一岁,烦恼增加一重。现在春节唯一剩下的开心事就是可以放假了吧,可以和家里人团圆了。但是与此对应的是,见亲戚真的是好烦的事情。
今天就谈谈我们那春节还剩下了什么习俗:春节前,每天都应该做什么,都是有顺序的。比如蒸馒头枣花啦,打扫卫生了,炸东西啦,送灶王爷啦,以及腊月三十贴春联。前边的几天,除了送灶王爷那个小年没法变之外,其他也没有什么特定的顺序了。至于大年三十那一天,上午一定是要贴春联的。小时候是每家熬点浆糊,刷在墙上,贴春联。每年的春联也都是我和哥哥一块贴的,除了我去年没有回家除外。小时候记得都会有寒假作业,就是抄对联。每年这时候,就会拿着小本本,逛大街,抄别人家对联上得字。现在没有当时的闲情雅致,不过还是喜欢读一下,分一下上联和下联。这天下午,我们要去上坟,也就是给已故的人烧纸钱。边烧,嘴里还嘟囔着:要过年了,拿着这些钱买点年货,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以前还要磕个头,现在就简化了,鞠个躬就好。晚上的时候都是一家人包饺子,我是擀皮的。出锅的前两盘饺子要先给牌位和灶王爷享用,过了三分钟,我们再吃。吃完以后包大年初一的饺子,中间有两个还会包进去两个花生,俗言到:长生药。一般都到春节联欢晚会结束,大家在睡觉。春节那天都要早早的起床,小时候是五点多,天未亮的时候,现在已经越来越晚了,大概七点的样子。爸爸这天都会特勤快,给我们下好饺子,供奉了牌位和灶王爷之后,还要磕头,嘴里还说着:过年了,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得,保佑小昭和小孬健健康康的。小时候爸爸后边会加上一句:保佑他们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算是一年的祈愿。然后都要在门口放鞭炮,超级响的那种。我很讨厌,从小就讨厌放鞭炮,震的耳朵疼,捂耳朵还会被嘲笑。大家吃过饺子后,都会端着两碗到爷爷家,放在爷爷家统一的牌位前边。等着伯伯叔叔以及家族里的直系到来,一块开始游村。这是每年大年初一必不可少的活动。主要是给村里有自己家族牌位的,以及长辈的磕头。在我们村子,姓王的,数我们这一大家子人最多了,加起来二十多个男的,甚是壮观。从血缘关系近的到血缘关系疏远的,每到一家都要磕头,还要给在世的长辈磕头,我也要磕很多。有的长辈会给几块钱,有的不给。大街上碰到熟人还会打招呼,新年快乐。大概八九点的样子就会结束,然后各回各家。小时候我们都会聚集到爷爷家打牌,很多种玩法,还有一种扔钱的小游戏。长大了,慢慢就不那么喜欢了,都窝在家里上网。临近中午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会去不远村子的王家祠堂玩,很大的院子,中间的大屋子里边挂着四块写着密密麻麻名字的四块大布。在我们这姓王的一共四门,每门都有自己的一个祖先。四门的祖先同是兄弟,这个祠堂就是祖先原先住的地方,现在又翻修了。在家里的话都会炒很多菜,一般都是就着馍吃。其中会有四个大馍,每人一个。大馍上边一个枣,里边包有蜜枣核桃,还有一个包着一块钱硬币,谁吃到了运气好。其余的时间就和平常一样,吃饺子,大年初一就这样结束。然后初二初三接着的几天就要去亲戚家拜年,越长大越不想去了。越长大越懒,那些亲戚也都是父母辈的舅舅姑姑之类的,没有那么亲热。年就这样过完了,直至元宵节,我们要吃饺子。
还有一个习俗,过年前要洗澡理发,到二月初二之前是不能再次理发的。俗语好像这个日子是“龙抬头”,据说理发死舅舅。哈哈哈。
一年又一年,一岁又一岁,赶着我长大,催着父母变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