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方法论

作者: 艳子微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6-08-10 05:33 被阅读56次

虽喜读书,但读书不算多,也经常不求甚解,而且看书也随心所欲,找到什么书就随便看看而已。

新近知悉关于读书的方法论,颇有启发,可惜没有早些熟悉这些方法论。故摘录整理在此,以期后续能在实践中继续领悟。

1. 读书的四个层次

1.1基础阅读:

就是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这个层次在小学阶段就算完成了。

1.2 检视阅读(选书):

也可以叫做略读或预读,但并不是说略读就是随便或随意浏览一本书,相反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skimming systematically)的一门艺术。这个阅读层次强调时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譬如他可能要用十五分钟读完一本书,或是同样时间内念完两倍厚的书,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具体如何实现呢?当我们翻看一本新书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的是书名,了解作者要谈的是哪方面的内容,书是属于哪一类别的?接着就是看目录,初步了解书的框架,然后是略读,大概选几部分来看,主要目的就是熟悉一下书本,降低陌生感,接着是速读,以一种比较合适的速度读完全书,看不懂的不做过多的停留,后面有作业的也先不看,总之,先看完,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大多数人,即使是许多优秀的阅读者,都忽略了检视阅读的价值。他们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因此,他们在只需要粗浅翻阅一本书的时候,却拿出了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的时间。

1.3 分析阅读(看书):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比起前面所说的两种阅读,这要更复杂、更系统化。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做完整的阅读。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规则提供读者对一本书架构的认识:

1)对书籍进行分类: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2)叙述整本书的内容: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4)发现作者的意图,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当你运用这四个规则来阅读一本书,或任何又长又难读的书时,你就基本完成了分析阅读。

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

1.4 主题阅读(比书):

主体阅读(syntopical reading)也可以叫做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它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对阅读者来说,要求也非常多,就算他所阅读的是一本很简单、很容易懂的书也一样。

1.5 如何实践

通过上面的讲解,基础阅读是我们已经具备的层次,检视阅读是我们认识“好书”的过程,分析阅读是“读”好书的过程,主体阅读是我们“对比”书的过程。

现在技术发展也快,书籍就更多了,每天都可以从网上下载N多的电子书,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学会选书,学会如何读书,以及如何对比书。

1)主动阅读。从自己的学习心态和习惯开始,自我要求,自我安排和实施

2)带着问题去读

3)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4)掌握好读书四个层次读书方法,充分利于第二层次筛选书,使用第三层次看书,用第四层次来作研究

5)读书时做笔记,读书后写读后感或总结,与大家分享

6)要理解一本书,可能需要阅读多次

7)专业书籍是必读的,可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仍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多领域的学习

2.宋鸿兵论书

2.0 关于好书

什么是好书?

——首先要自成体系,有完备的逻辑架构,同时还得具备血肉丰满,有大量的知识细节,这样的书才有营养,同时,这些书还必须要具有诗性、灵性和神性这三个特点。让人读起来非常过瘾,有节奏感。

好书之上的级别是什么?

——不仅有自己的体系,不仅文字优美,有大量的细节,同时还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或者说建立在新的逻辑架构之上,而这种逻辑架构是具有突破性的,具有冲击性的。即:脑洞级别的好书。

再之上的级别是什么?

——脑洞级别的书,同时具有颠覆你三观的震撼力。即:颠覆三观级别的好书。

好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普通的好书

第二个层次:脑洞级别的好书

第三个层次:颠覆性的好书


2.1 读书五神器

读书神器之一:意志锤

意志锤:当我们阅读本专业书籍比较轻松,当跨学科跨领域读书会比较困难,知识储备不足,需要意志锤开山劈路。学习中的亮剑精神。

跨学科跨领域去学习实际上市为了给我们现在的研究,现在的知识体系增加新的刺激,新的灵感。

开山劈路进入新领域之后,进入读书的第二个阶段

读书神器之二:逻辑刀

吸收了大量新的知识,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之后,怎样去分辨,怎样去取舍,就靠脑子中的逻辑刀。逻辑刀的主要作用就是把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辨,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深入研究,对我们无用的东西看看即可。

逻辑刀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把你感兴趣的知识体系一块一块切下来,然后保存起来,这是后面要研究的重点方向,也是深入研究的线索。当你的逻辑刀切下来更专业更细致的东西之后,这些东西会被转入读书的第三个阶段。

读书神器之三:思考锅

获取的大量感兴趣的东西在思考锅里进行高压、消化和吸收。

借助思维导图建立直观的知识体系或知识图。

无法复述。还是别人的东西。思考锅就是帮助裂解知识,为我所用。

e.g为什么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愤愤加入亚投行,但是美国非常不高兴?

这是一个知识大分子,你无法对它进行分解。首先是把它分成几块:

①什么是亚投行?

——当你面临一个很小的问题的时候,你可以把很多细节进行肢解。

亚投行是谁主导的?当然是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要投什么东西,当然是亚洲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那准备投多少钱呢?到2020年预计要投8万亿美元。中间要涉及到哪些行业呢?当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发电、核能,大量的工程。

②为什么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纷纷加入?

——它要争订单。成为亚投行的创始国,到时候分蛋糕才能你的份。

③为什么美国非常不高兴?

——欧亚地区利益一体化,美国被边缘化。危及美元霸权地位。

每天在思考锅里搅拌,最终会形成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思考锅最终的产品,这种模式最后转入到读书的第四个阶段。

读书神器之四:模式库

模式库:就是我们长期在思考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最终能够逐渐提炼成模式。

我们所有认识世界的过程都是在做模式识别。所有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不同层次发现类似的模式。

当你经过长时间的跨学科的大量积累,脑中存储的模式会越来越多,而且模式之间能够发生涌现效应,模式和模式之间可以相互刺激,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真的在进化了,当你的模式库里面积累的处理问题的十八般武器越来越多的时候,就进入读书的第五个阶段。

读书神器之五:智慧流

在智慧流这个阶段中,你开始有意识的运用调用这些模式,帮你去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读活书!!

有道是,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其实很多时候和基因无关,而是与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有关。

看来做什么事情,还是要研究一下方法论,训练一下思维方式,则可能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

  • 知识管理方法论

    (总结自知乎) 读书方法论 != 知识管理方法论 读书方法论只能是知识管理方法论在读书维度上的应用,正确但不够完...

  • 读书之方法论

    虽喜读书,但读书不算多,也经常不求甚解,而且看书也随心所欲,找到什么书就随便看看而已。 新近知悉关于读书的方法论,...

  • 读书方法论

    今天开始来捋最近学的阅读方法,今天捋的是华杉的读书方法论和成甲的读书方法论。 华杉的读书方法论有十条一是读书一定要...

  • 读书之道

    华10条读书方法论 ...

  • 八面受敌,如何读透一本书?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方法论的文章。 谈起读书方法,网上很多卖灵汤妙药的教程,以夸张之言,故作惊人之语,如半小时快速读懂...

  • 市教研员讲座

    史学方法论,渔之所获,

  • 读书方法精华分享总结笔记II

    今天接着分享读书方法论精华,开始接触与学习系统的读书方法论确实有些困难,但是经过两天的读书发现可以逐渐应用在日常读...

  •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原文 读书方法论 收集-----整理-----输出 从认知心理学、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些原则,来构建知识方管理方法论,...

  • 老案读书:《费曼学习法》2022-10-23

    原著:费曼 拆书:老案 我做为商业律师读书基本看的是逻辑,而不太注读书的方法论。 今天这本书就是从方法论的角度...

  • 方法论

    读书为了学习方法论,而读书本身就是一个最实用的方法论。听说坚持认真读书的人都会收获很多,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之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kp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