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隔33年切尔诺贝利再次被“引爆”!

时隔33年切尔诺贝利再次被“引爆”!

作者: 马不亭蹄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21:19 被阅读0次

核事故历史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第四号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据官方统计,此次事故造成

死亡人数:9.3万人

致癌人数:27万人

经济损失:180亿卢布

2011年1月1日消息,乌克兰政府宣布,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现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周围地区经过多年的清理,平均辐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将变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今年HBO推出了迷你剧切尔诺贝利,评分高达9.6因此全网掀起对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讨论热潮引爆切尔诺贝利禁区的旅游业

亲历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由乌克兰政府管理目前无法自行前往,必须参加官方授权的旅行团。旅行团需要和政府报备,要求至少提前3天申请。旅行团分1-7日游,我选择了Chernobyl Tour的英文经典一日游,预定网站http://www.chernobyl-tour.com,通过PayPal预付25%的费用,剩下的于出发当天支付。预付费用后,会收到邮件通知穿衣事项及行程安排等。出发前3天,会再次收到邮件提醒支付的尾款金额和可使用的支付货币。如参加多日游的,需带上行李在切尔诺贝利附近安排住宿。一日游的价格是99美元/人,禁区内的餐厅用餐5美元/人,租用测量辐射剂量的盖革计数仪10美元/人,不强制购买用餐和租用盖革计数仪,行程是上午8点至晚上8点。建议多人前往的,租一个盖革计数仪就好,午餐丰富,建议参加。不购买午餐的,可以在食堂吃自带的食物。

一日游的几个主要参观地点

Dytiatky检查站(出发至目的地30公里)、Zalissya村(已被遗弃)、切尔诺贝利市、DUGA雷达、Leliv检查站、Kopachi村、四号核反应堆、辐射最严重的红森林、普里皮亚季。

那就带大家走一趟。

大巴集中从基辅出发(强烈建议住在步行就能到达集合点的住所,基辅的地铁和公交车太多小偷了),2小时车程,进入检查站前就是纪念品小商店,食品、纪念品都有(小时候听说的切尔诺贝利,此刻就要出现在眼前了)。

这是盖革计数仪在不同参观地点的数值,刚进禁区的值是0.11μSv/h(微希沃特/小时,是剂量率单位),首都基辅0.24μSv/h还低,禁区几处地方盖革计数仪都出现超标自动蜂鸣,下面大图是测普里皮亚季一个超市门口的沙井盖,最高值达到98μSv/h蜂鸣不止,而离开沙井盖1米5左右,计数仪恢复正常,核污染并不规则,有的区域没有被污染,有些区域又受到严重污染。

恐怖娃娃收集图,网传是摄影师们为了拍摄效果特地摆放成这样,颇有日本鬼娃娃的吓人效果。

下面的图片,无论在电影、游戏或者是电视剧,都是比较熟悉见到的,比如游乐场的摩天轮、酒店、泳池,球场,这些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当时的繁华。

相信大家最想了解的是,现在的4号反应堆怎么样了

极其讽刺的是,天气好的时候竟觉得风景独美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金属装置,高108米、重36000吨。该装置造价超过10亿美元,取代苏联30年前建造的水泥石棺。这个新建造防护罩能够在未来一百年阻止放射性物质的进一步泄漏。(忽然觉得开放禁区做旅游是为了降低损失,细思极恐)。

DUGA雷达是冷战时期苏联设计出来作为早期预警雷达的设计,可进行导弹探测,发射和接收装置也非常庞大。在BBC Horizon纪录片中提到DUGA实际上是苏联的思维控制发射器,为了使民众保持冷静并且思维理性,这个观点让我笑弯了腰。

午餐是典型的苏维埃特色饮食,饭堂与普通的学校或单位的食堂无异,只是多了进餐厅前要检测全身的辐射量的程序,安全过机就上楼排队打饭,流水线作业。

禁区内的独栋食堂,对游客开放

看看像不像你们公司的食堂

自助式午餐包括沙拉,焖牛腩配土豆玉米

土豆汤,苹果汁和柠檬汁

那么到底现在切尔诺贝利禁区开放旅游对人体是否有害?

计数仪上显示的单位是 μSv/h,离开禁区前所有人必须去检查站检测全身,通过后才能离开,最后我的盖革技术仪上显示当天所受的辐射剂量为0.002μSv/h,属于正常值内,工作人员提供的参考信息是坐飞机从基辅飞伦敦一趟遭受的辐射剂量是2-3 μSv/h,少量的辐射对人体没有影响。在此我只想说,如果你执意想要来切尔诺贝利,哪怕你的理由是自己是极限旅游的爱好者,历史探索者,又或者是出于好奇,请务必提前多了解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及核辐射的可怕(大家可以观看HBO拍摄的还原度极高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

目前仍然有很多核电站,也有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切尔诺贝利事故,并从这一事故中吸取教训,希望类似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隔33年切尔诺贝利再次被“引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mm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