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时和孩子分享一个新闻,说是一个20几岁的女硕士生因为感冒,恰好又处于疫情未解的阶段,于是心生恐惧,买了好几种感冒药,不但一次吃了几种感冒药,而且还加量服用,结果导致中毒,可惜就这样在花样年华陨落,留下诸多遗憾。
孩子表示不解,都已经硕士生了,就是大人了啊,为什么还会这样?我觉得可能平时没有关注用药安全的相关知识,许多感冒药是存在相同成分的,如果只吃一种感冒药倒还好,同时吃好几种而且还加量,肯定会使其中一种或多种的药剂过量,如此一来肝肾负担过重导致受损,身体自然出现异常。另则对于疫情的过分恐惧想必也是促使她做出如此行为的原因之一,害怕自己会是受感染的一员,害怕死亡,抑或是害怕被隔离、被歧视,总之恐惧感让她过度不安,想要赶快减轻症状,没想到适得其反,出了这种让人惋惜的事情。
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并非个例,《镜花缘》一书中曾经提到一个伯虑国,国人虽不似杞人忧天,一生却最害怕睡觉,害怕一睡就醒不过来送了性命,因此日月愁眠。往往有人熬了好几年,实在太累撑不住了,倒头一睡怎么也叫不醒,家里人以为他命保不住了,就聚在一起大哭,等那人睡醒了都已经好几个月以后了,醒来的时候亲友都来庆贺,只道是死里逃生,莫不欢喜。当然也有人睡去,就真的再也没醒过来,这更是加深了他人对于睡眠的恐惧。
不睡觉、常忧虑,伯虑国的人寿命几何呢?因为每天愁眉苦脸,满腹忧愁,又睡眠不足,精神涣散,所以20岁左右就已经须发皆白,哪有一个长寿的?可见过分忧虑恐惧对身体的损伤极大,实在不可为之。
灾难面前有谈笑风生的,有抖如筛糠的,有视死如归的,有贪生怕死的,有云淡风轻的,有如临深渊的,不管哪种情绪也都能算是人之常情。
不被恐惧控制的方法是接受恐惧,但不能无限量放大,想办法多方化解,若已经竭尽全力,苦难却仍然来临,那么就当成是人生必经的宿命,是人生道路中必走的万千支干中的一支,也许走过这一波寒冬,能赏到遍地草绿野花香,云高山峻万木春,谁知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