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25

2019-02-25

作者: 之鑿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07:53 被阅读0次

                          浅谈骨折康复治疗

                        韩影  2016级康治三班

            摘要: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损伤,患者常表现为一个部位骨折,也有少数患者会发生多发性骨折的现象,经过及时恰当的处理。多数患者都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功能。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方法的不断增多以及治疗方式的不断进步,治疗骨折的手段已越来越趋于多元化,患者得以康复的几率也是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问题,譬如: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时是否需要植骨以及术后如何进行康复治疗等。通过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和认识,就此,参考了相关文献,浅谈自己对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体会。

            关键词:骨折康复治疗  膝关节骨折  胫排骨骨干骨折

    一、骨折康复治疗的目的

            骨折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伤后肢体的功能,以实现骨折临床治疗提供的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大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疼痛、水肿、挛缩等症状;

            (二)改善和维持局部以及全身的代谢循环情况,促进受伤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的恢复和再生;

            (三)促进受伤关节、邻近关节、甚至是健侧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和维持;

            (四)促进肌肉功能(包括肌力、收缩速度、耐久力等)的改善;

            (五)训练和提高活动的持续时间和耐久力;

            (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下肢筋脉栓塞、全身体力下降等;

            (七)改善心理状态,建立对疾病恢复的信心;

            (八)指导活动辅助装置的使用,如各种支具、假肢等。

    二、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

            在骨折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围绕功能恢复这一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临床观察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骨折康复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的外固定措施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采用石膏等非手术的外固定措施时,需要在不影响骨折部位固定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软组织的舒缩活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未经固定的关节部位应保持不断的活动以维持其正常功能,同时还应注意局部处理以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并且起到控制疼痛的作用;在复位固定稳妥的前提下,尽早进行功能训练以早日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

            采用手术治疗并且获得了较为稳妥的固定时,一般在术后疼痛有所缓解后即可开始训练,不同于外固定措施,手术的好处就是为患者提供了及早锻炼的机会避免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有些患者可能在术后仍需要进行石膏等外固定措施,但原则仍然是要强调一个“早”字。

    三、患者如何进行骨折康复治疗

            对于患者的骨折康复治疗主要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

            (一)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作为主要的康复锻炼方式,按骨折愈合的临床过程、稳定程度。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伤后1-2周。此时患者会感觉到局部疼痛,肢体肿胀。而康复锻炼的目的就是促使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关节粘连。

            第二阶段为伤后3-4周。如果患者的肌力已大体恢复,骨折部位没有明显的疼痛感。那么就可以做一些自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先由一个关节开始。而后几个关节协同锻炼。

            第三阶段为伤后5~7周。除了不利于骨折部位愈合的某一方向的关节活动仍需受到限制外,其他方向的关节活动都可在患者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增加活动次数并加大活动幅度。下肢骨折一般牵引已解除,在局部外固定的保护下可扶拐下地适当负重步行。

            第四阶段为伤后8~10周。此时可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脊柱部位骨折除继续执行前期的训练外,还可做俯卧位背伸肌锻炼。

            (二)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是指当患者肌肉无力无法自行活动时,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的一种辅助性运动。如一骨多折、同肢多发骨折、波及关节内的骨折以及其他全身性并发症而不能自己活动的患者,可对其进行辅助性的被动运动。

            如局部按摩适用于骨折部及肢体远端严重肿胀,其目的在于驱散瘀血,促进循环,防止粘连。操作时手法要轻柔,以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不加重局部损伤且不能使骨折移位。

    四、临床体会

            接下来将主要以膝关节周围和胫排骨骨干骨折折为例谈一下临床体会。

            (一)膝关节周围骨折

            膝关节作为人体中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在人类的直立行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膝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以及胫骨近端骨折。除股骨髁上骨折和胫骨近端骨折外,其余类型的骨折都涉及到膝关节的关节面,属于关节内骨折,有明确的手术指征。除了少数无移位的骨折外,膝关节周围骨折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使移位的骨折得到解剖复位,并遵循AO原则进行稳固的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平台的塌陷,造成骨质的缺损,手术时常需植骨。髌骨骨折按照张力带原理实施内固定后,常可早期负重活动,但粉碎严重,无法有效固定者则另当别论。

            股骨和胫骨的骨质以骨松质为主,骨折后任何内固定都无法即刻恢复其生物力学性能,手术的目标是恢复其早期不负重活动的能力,以保全膝关节的活动功能,负重活动则需骨折愈合后方可进行术后当天即应开始足趾、踝关节和髋关节的主动活动,以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第3天开始,疼痛反应减轻,可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膝关节是最早应用连续被动活动原则训练活动度的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疼痛一旦减轻,即应尽早开始连续被动活动锻炼。第二阶段康复中主要内容仍是不负重前提下的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第三阶段进行负重情况下的活动度训练与肌力练习,井增加步行和平衡能力训练。

            (二)胫排骨骨干骨折与股骨干骨折一样,除了无移位的骨折外,胫腓骨骨干骨折一般都有内固定手术的指征,但就最终效果而言,无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也要优于石膏固定。由于胫骨是小腿部主要的支持结构,腓骨受力很少,因此,手术通常只需作胫骨的复位与内固定,腓骨一般不需处理,这与前臂的尺桡骨骨折后需同时手术内固定是明显不同的。胫骨骨干是坚硬的皮质骨,骨折后应用DCP、LC-DCP、交锁髓内钉以及最新的生物型钢板等都允许术后的早期负重活动。必须注意的是胫骨中下1/3处是其血液供应的薄弱环节,骨折后容易发生骨不连接,特别要爱护骨膜,注意保存此处软组织的血供术后当天开始练习足、髁和髋的主动活动度,做股四头肌与胫前肌、腓肠肌的等长练习。术后第3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1周后开始负重行走,进入第三阶段。

    参考文献:

    [1] 姚雨,徐本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治疗与康复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7,02(14):73-74.

    [2] 赵磊中西医及康复治疗煤矿胫排骨骨折18例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z1):73-743.

    [3] 唐高,李敏骨折康复的治疗与减少关节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50-51.

    [4] 杨扬,贾雪,孙增春,何成奇汶川地震112例骨折患者伤情分析及康复治疗[J].华西医学,2009,24(3):527-5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tw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