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绽放》,一位高考母亲的陪考笔记。
我的小孩,你是我们心头最大的欢喜,也有可能成为我们心头最大的悲痛。
我但愿, 只是欢喜。
……
这本,读了。就是她,作为一位高考陪读母亲的陪读笔记。
读到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震撼和希望。
等待着你的绽放,或许你只是寻常的一朵小花,将掩没于红尘阡陌中。
可是,对我来说,你是唯一的,你的绚烂将无可替代。曾经对儿子,作者也跟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充满了希望和期许,总觉得自己的儿子应该是最优秀的。
可是儿子的表现却屡屡让自己看不到光明的未来,虽然对他的爱依然不减。
文中的小孩曾经是那样地抽打着父母的心,生痛生痛的。
初中毕业进的是普通高中。
高一高二又用来荒废了。
高二期末联考排在年级二百多名,这样的将来能看得到多少耀眼的光芒呢?
儿子不爱学习,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一种无所谓的得过且过。
这样一直到高三,儿子的变化源于他在无意中读到了台湾某作者的一篇回顾少年时代的文章,突然清醒了。
在母亲的陪伴下,成绩直线上升。
最终,坐上了年级第一的宝座,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这是多么让人惊喜的变化! 这对平凡而睿智的父母没有强迫,少有唠叨,更没有打骂。
一边安慰着,健康、平安,做个善良人足矣。
一边把满怀的期望深深地藏在心底。
把那份浓得化不开的爱泄露于点点滴滴。
高三了,还是孩子一般地亲昵,看得直让人羡慕。
饭桌上,从来都是情感交流地场所。
粗狂的父爱却出奇地细腻,不厌其烦变化着早饭,连电热毯的温度都亲自试探过。
不讲究吃却把书看得天昏地暗的妈妈却甘心情愿洗手做羹汤。
低谷时只来一个拥抱,什么责备的话儿都免说。
考第一时心儿怒放得像大太阳,差点坐飞船上天了。
听儿子在客厅里早读英语,是爸爸暖入心房的美妙乐章。
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反应是儿子居然恋爱了,太不够意思了,然连妈妈也不告诉,然后说起了自己的青涩故事。
这个家,是一张用爱心精心编织的温暖舒适的网,让人依恋,让人陶醉!
妈妈,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正是文中的小孩所说的那样: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当他不肯努力的时候,外界再强迫也不行。
当他自己知道要努力的时候,那是谁也拦不住的。
一面励志墙就是一场意志的长跑,意志的力量,决定成败的力量。
于是,这小孩开起了直升飞机。
最后,坐上了年级第一的宝座,收到来他心仪的大学通知书,真正成了父母的骄傲!这个奇迹的名字就叫等待,教育需要爱,教育更需要耐心和等待。
作为家长,我们心里有多少爱,对孩子有多少耐心和等待呢?
教育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
生命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
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很多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有时是我们亲手杀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教育,需要耐心等待。
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家长耐心等待。
教育,需要耐心,需要等待。
只要还留有希望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迟早都会生根发芽。
用我们的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灵,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和孩子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一起收获成功的欣喜与激动!
这本书对我还有一个启迪,那就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一定要好。
想想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受不了高考的高强度,出现抑郁等症状?
跟情绪无处宣泄有很大关系。
学校老师那里,已经把高考提高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家长再在边上紧螺丝,孩子思想的弦,想想都紧。
凡事不可过,过紧的弦,怎能不断?
《等待绽放》字里行间还透露出一种榜样的力量。
母亲是榜样,孩子是榜样。
你能深切地感觉到,这是一个用心的母亲,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玩闹的,好玩的母亲。
我轻轻地抚摸着你
轻轻地抚摸
生怕我的手掌触痛你的身体 小小的你
很娇弱
吸引着
我万般的爱和怜惜
我正等待着
你那未开的蓓
呈现绚烂的一幕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