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方法是写文章的人不可不重视的,并非只是作家才讲究。一封信、一个报告,也有各方法问题,这是不难理解的。学习方法,一靠借鉴,一靠实践。阅读、欣赏是借鉴,写作是实践。这是切不可忘记的。
古文叙述的基本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片段着重叙述,以顺序为主,以简明为贵,以一人一事为主构织故事。
描写,一,写意,肖形。写意只在传神,而不求肖形,写法多是虚的。肖形的描写当刻画如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观察。二,以物喻物,寓意于物。描写不仅要准确的刻画事物的性状,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而且,总以能造成意境为佳。三,以描写言、行为主。四,风景描写的诗情画意。五,婉曲的描写。联想贫乏,思路不开,要想从另一个侧面去描写,是很困难的。要积累生活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阅历越广、越深,提笔行文,便越能旁通别出,而不只是就事论事,总是直线推进,孤立地在一点上去盘旋。
抒情,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技巧,词汇不丰富,句法不娴熟,不讲究修辞技巧,要直抒胸臆,往往是空喊,是为感情贴标签,仅仅起了一个注释情感的作用。抒情不是简单的自我倾泻,根本目的是感动读者,这是切不可忘记的。二,间接的、暗示的抒情方法。三,运用词彩与声韵手段抒情。四,含而不露与尽情倾吐。情感的抒发,不论你取什么方法,其关键在于一要真,二要不是一己的狭隘情怀。只要能这样,含而不露也罢,尽情倾吐也罢,都足以敢发人心。
议论是难度较大的技巧,因为,没有真知灼见,想议论也办不到,何况议论的文字如果组织的不精严,也如美女垢面蓬首,芳姿丽质也不能光彩照人。议论技巧的掌握、发挥,取决于作者思想的深度与文字的技巧。
古人的作品,很擅长于议论。一,从见闻、事实中引出议论。二,以小见大。三,驳论法。四,论证法。古代的论证性文章,论据充实。有一句名言很足以说明这一点,这一句话便是“无十例不下定论”。这一条,应该成为为我们写论证性文章的箴言。五,推导法。六,喻证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