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少儿编程到底是如何塑造孩子的思维?这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学编程不仅仅是为了写程序,更多其实是在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少儿编程到底塑造了孩子哪些思维?这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今天小码君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PS:文章将论述编程对孩子各种思维方式的塑造并进行举例,涉及到思维方式的表述时尽管有例证,一定程度上仍显晦涩。但是仍然希望每位父母认真读完,用心来感受编程带给孩子的变化。
学编程不仅仅是为了写程序,更多其实是在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整体来看,整个编程思维的脉络如图所示。
举个例子,假设您希望通过编写程序搭建一个房子的雏形,首先我们需要将“房子”拆解成“房间”,分别识别不同区域的用途和装修风格,电路设计等等,再通过求同存异的手段,选择性忽略掉一些小细节,形成整体的解决思路,再加以落实。
机智的家长不难发现,这样的思路其实在各行各业都是能够通用的,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当程序员也用得上。但具体怎么培养呢?
今天,小码君将编程思维进行再次拆解,剖析孩子能在编程中学会的各类思维。
01
分解思维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将复杂、庞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解决的思维路径。
用生活中的小场景——做饭来举例子,我们可以先将活动分解成“买菜”“洗菜”“做菜”三个任务来分别解决,而其实每一个小任务又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不同的小任务来解决。层层递进下来将每一个小任务都解决好了以后,“做饭”这个问题也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02
框架思维
分解问题之后,第二个步骤是识别,即单独检视、思考每一个小问题,搜索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们必须将第一个步骤里分解的问题汇聚起来,搭建成一个框架,再往里头装东西。还是用做饭这一行为来举例,将三个任务依照时间顺序排列,再去深挖每一个任务里的行动细则,更容易避免疏漏和手忙脚乱,提高解决效率。
03
抽象思维
完成大概框架的搭建后,接下来需要聚焦几个节点,忽略小细节,形成解决思路。
这个步骤,我们得学会断舍离,剖出问题的核心,将很多没有必要的细节模糊化、删除掉,减少浪费,拉高效率。
对比下图计划清单,你猜得到哪个是善于运用抽象思维的同学吗?
(突然想起去年年尾刷爆朋友圈的视频:《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深夜被叫醒的妈妈都没说得这么细致呢。)
04
计算思维
如同科学思维、设计思维一样,计算思维一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怎样算是计算思维呢?
还拿做饭的场景做饭来举例子。假设今天家里要来客人,我们会在做饭之前根据客人的口味考虑到今天的菜式。然后问题来了,需要买哪些材料?材料要怎么处理?这些都是需要解决方案的。
而计算思维,正是解决方案的设计核心。
比如说,在买菜这个环节,货比三家后,主妇选择了更新鲜,性价比更高的摊位购入蔬菜,就是“在线算法”;
在走出市场的时候发现还有没有买的食材,根据刚刚走的路线回忆和寻找合适的店家购买的这个行为,就是计算思维里的“回推”;
当然,对于不从事计算机行业的普通人来说,这些行为用另外一个说法更好理解——社会经验。
在人工智能时代迅猛前来的现在,让孩子学习编程,显然不是单纯为了让孩子学习算法、代码,而更多地是在培养孩子丰富而科学的思维方式。
同时,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能够自觉或无意中运用科学思维解释身边的现象,解决身边的问题。
简单来说,编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目标的过程。
也许不少家长会觉得,少儿学习编程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说法太过空泛。
但当我们面对复杂繁琐的步骤头疼不已时,编程锻炼出来的思维方式能够高效地将问题化繁为简,这就是编程之所以不仅仅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还进入了中小学课堂的原因。
在编程课堂中,孩子们运用Scratch编程开发工具、或者使用Python、C++等语言制作游戏,犹如运用砖瓦建造高楼,过程中需掌握每个指令积木块的连接,并解决途中遇到的各类难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化解难题的能力。
在小码王的线下课堂上,我们还会在课前留足时间引导孩子做出当课分享,确保孩子不仅仅是复制代码,而是真正了解了课内所有的知识点和逻辑关系。
再配合讲解、探讨,寻找相关资源的参考,有效提升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习其他学科也能起到极大的帮助。
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从小接受编程教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同龄孩子要强很多,同时在面对困难时也表现地更加自信。
如果你想让孩子对编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领取免费试听福利。也许,你的一个决定,会影响孩子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