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老先生和他的塾生们演讲集《六项精进》对我最有启发的部分,还是关于作为企业管理者,品质的修行。
就像甜甜圈,外面一圈,香甜美味,可口怡人,却不能缺少中间的孔,也就是品格的修炼。
1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全身心投入工作,精益求精,乐此不疲。在这个过程中私心杂念自然消退,这是最有效的修行。
当你觉得自己用尽全力,绞尽脑汁,感觉已经没有丝毫办法时,还是要停下来明确一下自己的心,时常问问i自己,是否全身心投入了。如果答案是Yes,老天也会出来帮忙。
2 “要谦虚,不要骄傲”。
努力工作,获得成就人就会傲慢起来,这件事,这简直是历史规律。有句话说,有了一点点成绩,就忍不住尾巴翘天上,是非常危险和不应该的。
做对了事,及时庆祝及时正向反馈,是没有问题的,但一定要抑制住傲慢心,保持谦虚,难,但是却是一项很重要的修行。
3 “要每天反省”。
努力想要谦虚,但还是禁不住傲慢,有时还会乱发脾气,怎么破?答案就是要坚持每天反省,想想自己今天哪些事情做的是有提升空间的,每天保持反省,进步一点点,就会日拱一卒,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这条修行不可或缺。
4 “活着就是要感谢”
感恩的心,感谢你我。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合作共赢。人若认真反省意识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就会发现其实自己的那么点滴的成就,是因为得益于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
另外,如果把挫折和灾难也看成是磨练心智,增益能耐的机会,对那些伤害你的人和事,也能由衷的说一声谢谢,并更加努力,这就是非常卓越的修行。
5 “积善行,思利他”。
极度利他,不是那么容易的。人是有私心的,这是一种人性。因此才更需要不断修行,摒弃私心,崇尚利他。
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大善似无情,小善是大恶”,分清大善和小善,真正为他人好,真正利他,才是有效的修行。
6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感性好不好,其实看场合。但是我们修行品格时,实践上述五项,稻盛先生说烦恼就会大大减少。但人毕竟是烦恼的动物,特别是遭遇失败,打击和委屈时,难免痛苦烦恼。这时以理性抑制住烦恼,把经历投向新的工作,就是良好的修行。
努力,谦虚,反省,感恩,利他,乐观
盛和塾的价值观,值得每一个管理者终身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