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学生交流
今天,应一位校长妹妹的邀约,给他们的优秀学生做一个中考前的应考指导。
盛情难却,再加上以前我们同事时,关系很不错,我必须应约。上午九点,校长妹妹过来接我,去给他们的学生进行第二场交流。
我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准备了四块内容:安徽中考语文概说;安徽中考记叙文命题探究与备考策略;安徽中考作文命题与备考;最后十几天语文备考策略。
我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需要的两项内容,两个多小时,正好可以讲完。学生选择了记叙文阅读和最后十几天备考策略。
十点钟讲课开始,讲到一个半小时,询问学生是否需要休息,学生都说不用。说实话,真的被这些孩子感动了,乡镇中学的孩子学习欲望如此强烈,于是,我的讲课更加卖力了!
于是,接着交流,一直到十二点二十多,才完成了学生选择的内容。结束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感谢这群努力上进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前途无量!
2.吃饭看到的幸福
校长妹妹单位有一位老同志退休,今天她趁着我讲课的机会去给老同志送行。结束后,我跟他们一起吃饭。
饭桌上有一位女同志,说实话,如果不是校长妹妹介绍,我真不知道她和退休老同志是一家的。我的错误认知,倒不是因为他们年龄有差距,而是他们对彼此的那份尊重与夸赞。
女同志一直夸赞男同志“齐校长很优秀”“齐校长太优秀了”,而齐校长一直说女同志“于老师比我优秀多了,九十年代于老师的课都是可以卖票的”……
我的天,我本来以为他们是同事互相吹捧,谁知道他们是夫妻,发自内心地赞美对方。饭桌上,包括整个吃饭的过程,他们对彼此的赞美不绝于耳。我们在座的都感叹:大概这就是他们婚姻幸福的密码!
互相欣赏,互相赞美,还会有什么矛盾解决不了吗?
凡是幸福的婚姻莫不如此,我女儿高中语文老师和爱人,也是如此幸福的模样,他们在外人面前都是毫不吝啬对对方的赞美与崇拜,让人看到了幸福的模样。
大部分婚姻都在凑合,看不到对方的优点,只看到对方的缺点,除了抱怨就是指责。能否换一种相处模式去处理彼此的关系呢?好像大部分人做不到。这又是为何呢?
是不是有点奇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