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艺术,就会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是那种有品位、有素质、有时间的人群才能拥有的。艺术无非是平常人看不懂的画、音乐会,看不惯的行为,理解不了艺术家。似乎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跟艺术根本沾不上边,好像也只有幼儿园、小学的时候才画过画..... 在大众的意识中:还是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艺术那只是你高雅的一种想象而已。还有那么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然高于生活的,那就与实际无关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社会给大众培养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引起的,缺少的是大众或者学校里的艺术教育。
艺术按字面理解是是 才艺和技术的统称,但对于我来说艺术就是用心去感受并带给你美妙感觉的东西就是艺术。呵呵,好像也挺抽象。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当我们看到一副画的时候,大多数人最关心2个问题,“好不好看,贵不贵” ,根本没用用心去感受,还有一些人一定要看懂才行,既然不懂艺术,所幸就不去看。其实艺术从来不是让你去懂,而是让你去感受感知..... 就比如佛家三个境界:开始是:看山狮山,看水是水,有所悟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透的时候: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扯远了,本来是谈艺术行业的。艺术行业是个垂直行业,是个小众市场,真正的艺术家群体也一个小众群体,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除那些影视演唱届的所谓艺术家)但这个小众群里是如何应用互联网的大潮呢。对于整体互联网发展的阶段看,在开始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上线的时候,都是基于内容展示的Web1.0,也就是我提供你看,到了Web2.0就有用户及时浏览者也是内容提供者,到后来又出现了大量的电商网站,游戏网站,O2Q线上线下的结合等等。对于艺术行业也是一样,也最开始是媒体信息的展示,在网上供艺术爱好者查看浏览,后来出现了社交,艺术网电商雏形也基本上出现了。好多买卖家在社交中实现了小金额的艺术品交易,也就是所谓的圈子交易。而同时针对于二级市场的拍卖会模式在中国也如火如荼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大潮,好多艺术家也逐渐走出了,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推广,最终形成售卖。这些年,电商、微商发展的很快,但对于艺术网却发展的比较缓慢,大的互联网公司不愿意进入这个市场,究其原因:第一,这个市场是小众的。第二,艺术品是非标品,价格又高,运输、保险、纠纷等问题都不容易处理。第三,艺术品真伪一直是个难题。第四,潜意识里觉得不懂艺术。
但我认为,市场的大潮毕竟向前推进,艺术行业也必须迎接自我革命,进而转型。服务于艺术行业的互联网公司,第一,媒体属性不能丢,艺术家群体更需要发声,但不要想其它行业,比如头条、搜狐、新浪等,追求媒体新、广。毕竟艺术行业的新闻每天并不多。要做慢新闻,做高质量新闻,要对事件做观察、剖析和解释,形成独立有深度的观点,来形成行业内的舆论导向。做一个有态度、有观点、有思维能力的报道团队。那管是有争议的,也必须是独立的观点。不能只是为了报道而报道,只是为了周知而周知,更不能一味的照抄、搬抄和抓群。因为这个行业的人都是有些思想的,并不是大众媒体阅读者,更多的追求的是事件的新奇和经过。传统互联网媒体公司收益基本上都来源于广告收入。而在当今情况下,让真正的用户付费才是互联网公司的良性发展。所以媒体的瓶颈也逐渐显现,或者另辟新径,走艺术教育的自媒体模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艺术家也要吃饭,对于那些二级市场的成名艺术家,吃穿不愁,更多要的是地位、学术。但对于大量的一级市场的艺术家还有没成名的艺术家,画廊等,都催生着艺术行业的核心需求-- 交易 向前发展。但就如上边所谈大的互联网公司很少介入艺术品电商的原因一样。它跟普通电商不一样,这个行业信息不对称非常强,买家在找卖家、卖家在找买家,找到之后,又被真假问题和估值问题挡回去了,真假不好判别,价格谈不拢。普通商品在网上交易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成本在那,价格在那,谈判空间很小,容易达成交易。艺术品又是非标品,独一无二,不可能批量销售,统一维护,每一个都是特例。所以才造就交易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