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古代的圣贤是孔子,而西方人的圣贤,那就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人生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一句话:
他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了死刑。
在他死后,不少艺术家都以绘画、戏剧等形式来纪念他。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苏格拉底是被雅典的陪审团判处死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98470/6aa9fcf6b588da0f.jpeg)
这个雅典陪审团是人民陪审团,它不同于宗教陪审团和贵族陪审团,它除了性别是男性外,还是由普通老百姓抽签组成的,不论职业、学历和官阶,只要是成年的雅典公民就行。
苏格拉底的人民陪审团有500人,那有多少人想判苏格拉底死刑呢?最后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
法庭给了苏格拉底充分辩解的机会。
而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一一驳斥了所有控罪,发言雄辩有力,用词通俗易懂。别说是当时的希腊人,就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重读这份文献都会让人忍不住认同苏格拉底。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98470/163bb1b11d61a89a.png)
人民陪审团坚持判苏格拉底有罪,说明人民真的想让他死,那么他到底是哪里得罪人了呢?
他喜欢问问题,而且他也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提问。他专挑别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对方问得头昏脑胀。
比如说,他问人家什么是正义,人家回答后,他不满意,就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把人家问崩溃了他才收手。他自认为能引导别人深入思考。但问题是:你考虑被问的人的感受了吗?
想象一下,你在马路上走得好好的,苏格拉底突然从角落里蹦出来,抓住你问:“你说,什么叫正义?”
你还以为他真的不懂,就耐心的给他讲,但是,他又突然抓住你话里的一个漏洞反问道:“你这样说不对吧?”于是,他又开始问自己的问题,直到问到你满脸羞愧地承认自己啥也不知道,他才会心满意足地放过你。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觉得真理的答案不能光靠自己想,必须到处找人问。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98470/3e2b81927b507068.jpeg)
当时有好事的人去神庙里占卜,问雅典在世的最聪明的人是谁。代表神灵的先知坚定地回答:就是苏格拉底,没别人了!
要是一般人,正常的反应是低调。可苏格拉底却很无辜地说,我不觉得我聪明啊。然后他就到处找人辩论,美其名曰看看谁比我更聪明。问题没有人辩得过他啊,聊两句都崩溃了。
面对这样的陪审团,他本来能掏钱换条命,自己虽然有点穷,但是他的学生和朋友都愿意主动为他出钱。但是苏格拉底却非常古板,以自己没钱为由,跟陪审团讨价还价,而且他嘴上还不饶人,在审判出结果之前,还跟陪审团说,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上天派来启发你们智力的,你们还想罚我?你们太幼稚了!凭我对雅典的贡献,你们不但不应该罚我,还应该养我一辈子。
这样嚣张的话语让陪审团重新投票,这次投票结果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苏格拉底有罪并判处死刑,不能拿罚款抵了。
后来,看守都让他的学生给贿赂好了,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他不愿意违反法律,就这样被处死了。
其实,雅典人也以哲学为荣。哲学家们只要关起门来讲课著书,不像苏格拉底那样到处讨人厌,那雅典人民还是很欢迎的。如果,他只是开开玩笑,能跟大家坦然相处。没准儿有人还会以认识他为荣,到处跟人说:
“瞧,我这哥们儿是学哲学的!”
苏格拉底性格虽然讨人厌,但是所拥有的执着精神令人钦佩,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在讨论起哲学时能够记得他,记得他在哲学界所作出的贡献!
网友评论